“公明大哥可見外了。還有,公明大哥別一口一個‘公子’的叫著,聽著讓人忒不舒服,小弟表字子聰,公明大哥今後就叫我子聰吧!”劉琦看見徐晃同意了,興奮的說道。

“不敢不敢,在下只是一介草民耳。公子貴為劉景升大人之子,又是漢室宗親,在下實在是當不得吶!”

徐晃有些惶恐道,畢竟在漢朝的時候人們之間的等級觀念還是很強的,貴族和平民之間幾乎有著一道鴻溝。

“公明大哥見外了,今日我們有緣相見即是我們的緣分,何必談什麼當得當不得。”劉琦不以為意道。

最後徐晃還是拗不過劉琦,只得接受了劉琦的建議。

這時蔡琰在身後扯了扯劉琦衣襟,小聲說道:“子聰,你怎還敢喝酒,回去定會被父親責罰的。”

“不妨事,不妨事的。”劉琦笑眯眯的跟蔡琰說道。

劉琦心裡卻是確實不以為意的,跟收服徐晃比起來那點責罰算什麼,更何況蔡邕也不一定捨得責罰劉琦。

“對了,忘了介紹了。公明大哥,這是小弟的師姐蔡琰,也就是家師蔡老夫子之女。”劉琦介紹道。

“可是蔡邕蔡伯喈之女?失敬失敬!”徐晃再次拱手道,畢竟蔡邕的賢名也是天下流傳的。

“公明大哥客氣了,既然子聰如此稱呼公明大哥,公明大哥不妨就叫我琰兒吧!”蔡琰見劉琦有意結交徐晃,蔡琰也做足了姿態。

“就這樣定了,咱們吃酒去。”劉琦見徐晃還想推脫,馬上定了下來,拉著徐晃就向酒樓走去,一點不給徐晃推脫的機會,徐晃也只能無奈的被劉琦拉著向酒樓走去。

酒過三巡,劉琦和徐晃聊得很盡興。

蔡琰只是在一旁看著,並沒有沾一滴酒,看著劉琦和徐晃相談甚歡,看著劉琦那小大人的樣子,蔡琰眼中流露出些許驚奇和欣慰的笑意。

“不知公明大哥對將來有何打算?”劉琦說話間彷彿無意似的問道。

“唉,我只有一身蠻力,除了種田也只有參軍了,奈何剛到洛陽就盤纏用盡了,只得在此賣掉我家傳的巨斧來籌集銀錢前去參軍。”徐晃說著還嘆了口氣,果真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吶。

“不知公明大哥對參軍有何想法呢?”劉琦進一步問道。

“想法?我也沒什麼想法,就是想當一名將軍,想我大漢武帝時軍威是何等的鼎盛,我只想像那衛、霍一般,帶領大軍,掃蕩匈奴諸部,建立那不世的功業,千古留名。”一邊說著徐晃的臉上泛起了陣陣紅色,顯然是激動所致。

“是啊,想當年陳湯手託郅支單于的頭顱,大喊的那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是何等的豪邁啊!”劉琦也不由自主、情難自禁的激動起來。

那個時代是英雄輩出明主降世的年代;那個年代是揚我華夏威名、我輩建功立業的大好年代。

作為炎黃子孫,就是在後世,人們回顧起這段歷史也足以熱血沸騰,不由的不讓人激動和自豪。

“不過話又說回來,現在的大漢已不復當年榮光了。”徐晃從激動中漸漸恢復過來。

“是啊,當今天子已上位有些年月了,卻不見政局有任何起色,反而有像前朝宦官當政的局面,甚至還有過之而不及,賣官鬻爵更是猖獗,天子也有漸漸不管朝政的趨勢。”劉琦一臉惋惜道。

“子聰賢弟慧眼如炬吶,我也正有此想法。”徐晃除了有對劉琦能有此看法的吃驚外,更多的是一種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