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定居點(第1/2頁)
章節報錯
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吃飽後,我首先勘查了一下這片海濱的環境。
以太陽昇起的地方作為基準,東邊是一片蔚藍的海灘,蔓延著彎曲而狹長的沙質海灘,沙子顆粒細小而均勻,屬於海浪長期侵蝕形成的環境。鋪在地上乾燥而鬆軟,倒是可以考慮用於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缺點是物產沒那麼豐富,估計無法像灘塗那樣搜刮各種食物了。
距離海灘三四百米遠的地方,土地就呈現了較為肥沃的土壤,零星生長著耐旱樹木,仙人掌和雜草,還有一些藏在草叢中的針墊掌,就像一隻小刺蝟匍匐在地上。
由於靠近那處鹹澀的水潭,周邊的植被逐漸豐富了起來,生長著高大的海棗樹和無花果樹,地上有著一片鬱鬱蔥蔥的草地,似乎也有動物啃咬過的痕跡。
啃咬?
我走進了觀察片刻,就確認吃掉這處野生牧草的動物,應該是一些體型不小的食草動物。從地上留下的蹄印數量來看,應該有四五頭作為一個群體在活動。
萬幸,留下的齒印是扁平的食草動物的痕跡。我之所以能夠認出來,是因為這些牙印,神似表情包小馬吃東西的痕跡——這些牙齒應該都扁平、粗大、善於咀嚼研磨植物纖維。
但這也為我提了一個醒。
這片草場有食草動物出沒,不代表就對我沒有威脅。自然界的生態本來就是環環相扣的,有食草動物活動,也就對應會有食肉動物在巡弋狩獵,遊蕩在自己的領地裡。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快取看書,離線朗讀!
我心中默默記下了南邊這處動物出沒的地點,腳步就走向了西邊的範圍。
西邊就是我來時的道路,土地較為平曠,但還有四五個土丘猛然隆起,凸顯出山體嶙峋的怪石,點綴在荒涼的景色中。這片土地的地面開始變得堅實,土壤佈滿植物。可惜灌木居多,只有幾棵較大的龍血樹頑強生長著。
這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如果將居住的地點定在這裡,土地又平曠,伐木也方便,足夠我一個人生活的需要了。
放眼望向了四周,我確定了這整個區域就是一片乾旱的灌木原。
常年貧瘠的降水導致了乾旱為主的地理面貌,但是仍未乾旱到沙漠的地步。這片開闊的平原,以草地和灌木為主,樹木稀少,唯有少量的耐旱樹木生活著,上天保佑其中不少都有食用價值,不至於讓我食不果腹。
與這片土地上,植物強大的適應能力不同的是,這處地區生活的動物,應該沒有那麼強的耐旱能力。它們需要在很大一片區域裡遊走覓食,才能在緩慢的植物生長速度和逐漸擴大的種群數量間,保持一個危險的平衡。
我作為一個專業的牧場主,當然不會像這些動物一樣,甘心從事野蠻的遊牧生活,我的目標必然是農耕生活!
可惜,我仔細分析了周邊的土地,得出了一個結論:靠近大海的地方鹽鹼化嚴重,已經化為了沙地無法種植,而遠離大海的地方,又因為缺乏水源而乾枯碎裂,呈現出一目瞭然的貧瘠。
也就是說,這個地方適合耕種的地方相當難找。
從大環境上來說,在這個區域往北,是一片零星的小丘陵割碎了大地,並沒有特別茂密的植被,甚至比這兒的條件都略有不如。往西,視野被一座大丘陵所阻隔,淡紅色的岩石在太陽底下閃爍著奪目的顏色,白天溫度絕對不低,晚上降溫時又缺少植被保護,怎麼看都不適合生存。
往東,是一片大海,魚兒可能會很喜歡這裡,但是我就不一定了。從海岸線的弧度和四周的地形來看,這裡八成是一處海灣,應當蘊藏有較為豐富的漁業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