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失學兒童(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個從黑森林走出來的神秘教團,崇拜著一尊自上古以來流傳的神像。那些原始的同態復仇、血緣純淨等教義,被覆蓋上了更加理想化的外衣。在許多地方,他們儼然成為仲裁者與執行者,掌握了大多數的公權力。這也開啟了神靈崇拜的濫觴。”
“隨後如雨後筍般湧現的各種古老教團,很快就遍佈了整個大陸。它們擁有信徒、土地、武裝,並且都掌握著一支最精銳、最核心的戰鬥教團,執行著神靈的旨意。”
“近代,喬丹·埃爾塞教授曾對聖靈教會提出質疑,就提到了:沒有任何的法理出自聖靈,因此就不存在統治權的正統,所謂教會的聖諭只不過是裝飾華麗的屠刀。”
“但這個論斷在這些原始宗教時期,卻並沒生效。當時大大小小的教團,秉承著來自不同神靈的理念,卻出乎意料地沒有發生爭鬥。他們甚至會繞開近在眼前的利益,發動民眾去開拓遠在天涯的無窮林海。”
“這種詭異的和平持續了大概有三個世紀,大陸的居民正是在此期間,習慣了神人混居的宗教生活,將神靈崇拜的習俗、理念,深深刻入了血液中。”
然後在這個章節後面,記載了很多當時的神靈名稱。
其中提到:“由於聖靈教會的大規模焚燬、掩埋,關於這些古代神靈教團的名諱、教義、儀軌都已不可考。我們只能依靠著各地口口相傳,仍未斷絕的習俗,倒推出當年宗教的面貌,這也成為了無數歷史學者皓首窮經之後,腳踏實地做研究的奇蹟。”
之後,有一張地圖簡略地標註了歷史考察中確認的教團位置。
其中北部地區原本是晨曦之神教團,黑森林是黑暗之神教團,東部沿海是泉之女神教團,中部平原是森之守護者教團,西部荒原是荒野之神教團。
這些名諱已經全部佚失的神明,最後依靠隻言片語的傳說,和富有地區特色的神職被命名。
比如北部冰雪永凍的極地,一直生活著一批堅強的遊牧民族,他們自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看到晨曦的地方,因此崇拜的就是時常遊動於天際的極光與大地劃破黑暗的晨曦。
這個很好理解,對他們來說,當地區進入極夜狀態的時候,將會有無數的老弱病殘被凍死,部落陷入危機。因為能夠打破極夜的一切光芒,都是他們的崇拜物件。
其他的按照手稿的考證,也是如此而來。黑森林是野獸出沒的險地,黑暗是人類躲避災害的屏障。東部水源充足,無數湧動而出的清泉能夠滋養一方。中部大地平坦,還有那處至今仍未開發完畢的無窮林海。西部戈壁連綿,荒野是那裡很長時間以來的唯一存在。
人們總是習慣於將喜的、畏懼的、期待的東西作為信仰,也就一躍成為了大陸古代時期,源源不斷出現的神靈了。
手稿後面又秉著嚴謹治學的態度,附上了許多挖掘出來的神廟遺址復原圖,試圖重現那個大陸上神靈行走於人間的時代。
“你們聽懂了嗎?”我問道邊的兩個失學兒童。
優用力地點點頭:“我知道啦!大哥哥!但是我有一個問題,卡特神父這裡信的是什麼神靈呀?”
對呀,歷史手稿中說神靈全部斷代,但是卡特神父所在的教會,不也是神靈的一種嗎?
還有裡面講到神靈教團從來不互相攻擊。那教會滅殺、清剿古代教團,難道就不是攻擊的一種?按道理這本歷史手稿不會忽略這麼明顯的線索才對。
更匪夷所思的是,對於教會是原屬於哪個教團,教會信仰的神靈叫什麼名字,這些承前啟後的重要資訊卻隻字未提。
難道這裡面有什麼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