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子矮小的部落訪客,那塗得烏漆麻黑的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開口問我道。

“你真的同意,在這裡,安放火種源?”

我這個牧場這麼大,放個火種源綽綽有餘,就算把他們部落全部的火種都搬過來,應該都放得下吧?

“當然了,你願意幫我架起火堆我感激不盡,怎麼會反對呢?”

部落訪客經過反覆確認無誤後,終於來到了這個篝火堆的中間,在篝火中間挖出了一條淺淺的坑道,上面用石頭搭蓋後敷上了泥土,重新填埋成和平地一樣的造型,只剩一個肉眼不可查的通氣孔的痕跡。

這是一種巧妙的架火堆的方式,透過預留通氣的管道,可以保證篝火堆底部的氧氣供應。眾所周知,空氣是會受熱蒸騰上升的,火堆最中心的位置往往溫度最高,空氣快速升騰後會出現無氧區,影響燃燒效率。

而這種無氧區,也是森林大火造成人類和野生動物死亡的重要原因。哪怕鼴鼠、兔子這類會打洞的生物藏在地下,躲過了火焰的炙烤,也會死於缺氧窒息。

這種坑道的預留,可以保證篝火堆中心的氧氣含量。中心區的熱空氣升騰後,正好將冷空氣透過坑道運輸到了火焰中心,形成了一個良好的通路迴圈,保證篝火燃燒效率。

但是我想象的點火步驟並沒有馬上開始,部落訪客準備完這些前置流程後,反而放下了手上的天然打火石,退到了場地中央,珍而重之地拿了一塊火炭,在地上擺出了一個六邊形的形狀。

“你這是在做什麼呀?”

我忍不住問道,難道點火的步驟不是點燃引火堆,而是設定一條導火索?那這也太奇怪了吧?是哪來的硬核軍火部落吧?

部落訪客認認真真地在佈置這個六邊形,一邊回答我:“我在設定,祈禱點,用於祈禱。”

想不到引火在部落裡這麼複雜,不僅要做物質上的準備,還要從精神上一併抓起。一手抓物質與一手抓思想……

可以,這很蘇維埃!.jpg

部落訪客身穿獸皮,頭上綁著許多細小的辮子,看上去有點像印第安人的造型。但是與之相反的是,部落的技術上看得出很多科技時代的投影,不像那種與外界完全沒有交流的落後地方。

因此我臆想中的跳著古怪的舞,大呼小叫著繞著火堆歡呼的場景也沒有出現。那個人只是安安靜靜地趴在六邊形的中心,向著太陽所在的方向進行默唸禱告。

從這點就能看出這個褐池部落不是將點火禱告當成祭祀儀式,而應當是作為一種宗教習俗進行傳承,會和前世基督教徒餐前向上帝禱告是一樣的。

等這人禱告完了,從地上站了起來,繼續在那裡搭蓋點火堆外圍的大篝火堆,我才繼續問道。

“地上那個標誌是什麼意思?是神靈的標誌嗎?”

部落訪客斜了我一眼說道:“你們還,相信神靈,那種虛假偶像嗎?”

這位客人你這就錯了,這世界上不僅有人崇拜虛假偶像,還有人崇拜虛擬偶像,娶紙片人老婆呢……

“抱歉是我唐突了,那這個是?”

“這是我們,部落的標誌,六稜花。部落最初的祖先,留下的標誌。”

我仔細看了一下,這個六稜不是冰凌雪花那種尖頭尖腦的造型,而是在六稜的突起處,有一個用炭末畫成的圓點,組成一個有稜有角花朵的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