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我花了十分鐘完全瞭解(第2/2頁)
章節報錯
書?
我走上前,從小女孩手上接過了這本書,書皮上寫著《伏尼契歷史手稿》幾個字,厚厚的一本大部頭,看上去也十分有年代感了,紙張發黃,卻沒有破損和蟲蛀,顯得十分珍貴。
“這是你們的書嗎?”我問道。
這是小男孩才說道:“這是卡特神父的書,他剛才說了一段就進了祈禱室。說好的歷史課都還沒上!”
那小女孩也說道:“對呀大哥哥,這裡面的字我們都不認識,可不可以念給我們聽呀?”
我看了一下,這本書才翻過了序言部分和第一章的前半段,可以說幾乎都沒講過。
如果這個卡特神父真的是給小朋友們上歷史課的話,那也太敷衍了事了吧?
正好我對這個星球的歷史也十分的好奇,就接過了書,將他們兩個安排坐在我的兩側。
然後花了十分鐘完全瞭解了這本書!
什麼?你說不可能?
讚美太陽,你再說一遍?
“咳咳。”我手指著這本頁的前半段,開始對兩個小孩講述。
………
“前文提及的混亂時代並未持續多久,就以大陸貿易的全面完勝為結局,統治了海岸邊的全部民族。”
“內納德·別利察教授的考古發掘表明,那一時期的沿海聚落皆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文明進度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打斷。”
“有猜測在那個時代形成的古老帝國,已經擁有了對外開拓的集權組織,向北征服到伊爾靈城,將輪型工具車和宗教建築帶到了此地。”
這個地方的書面,不知道被誰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整體地環繞住了那個“宗教建築”部分,但是沒有做任何的批註。
“後來的一百年內,沿海聚落開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遷徙。”
到這裡,我略過了一大堆畫在書上的引用史料、手繪插圖、考古遺蹟復原圖和名詞解釋,跳到了第二章節。
“第二章節,海洋運動。”
“透過對獨角鯨魚和大王烏賊的活動估計分析,我們發現在那個時期,兩種互相敵對的生物,竟然將遷徙路線全部改道為南外海環線。”
“專門研究海洋生物學的巴澤特·弗拉加·馬克雷密斯教授,在多次以生物演化分析失敗後,求助於作者,最終得出了一個史無前例的結論:人類活動。”
“也就是說人類在擺脫蠻荒後不久,便靠著簡陋的平底船隻,開始了第一次的海洋征服運動。遠遠早於以往認為的機械蒸汽革命時期。”
這裡,書上的插圖是一條十分簡陋的船隻,只有基本的桅杆和帆,甚至看不到龍骨結構。難以想象這樣的海船是如何行駛在洋麵上的。
連扎克那樣的專業海員都會遭遇海難,甚至產生陰影,更不要說這些準原始人了。
“目前發掘的海島登陸點遺址有………”
“當時的織物……”
“工具……”
“文字……”
“移民主體民族……”
等到我念完這一大段,對我來說都冗長而拗口的史料後,我看這兩個小蘿蔔頭都已經兩眼冒金星了。
這本書是一本考據很翔實的書,但是對於這兩個還沒到上學年紀的小孩來說,未免也太過艱深了吧?
我看了下這兩孩子也沒什麼讀下去的興趣了,就合上了書本。
“好了,今天上課就到這裡了。”
我笑著搖醒兩邊快要睡著的小孩:“還沒介紹你們叫什麼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