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太后(第2/2頁)
章節報錯
皇后卻只看了平安一眼,臉色並無變化,只道:“快進來坐吧。”
平安恭敬點頭:“謝皇后娘娘。”
坐在那頭的的平如柳心裡也著實為平安捏了一把虛汗,看到皇后並無怪罪,算是有驚無險,心裡也舒了一口氣,趕緊示意平安來到自己身邊。
平安一邊是平如柳,另一邊卻是穆宛煙,心中不由感嘆也是冤家路窄。
雖然心中不悅,平安還是很好地控制了自己情緒,面上看不出任何不悅。倒是穆宛煙,對於剛剛的事還是耿耿於懷。更準確說來,穆宛煙對平安實在積怨太深,最近因為平安一而再再而三吃癟。平安正要動筷,只聽外面傳來聲音:“太后駕到!”
一聽見說太后來了,眾人趕緊放下手中餐具,齊齊跪在地上:“參見太后娘娘。”
“都起來吧!”太后輕輕揮動衣袖,舉手投足頗顯氣勢。
這是平安第二次看見太后,近一看,太后面相慈祥,和藹可親,與鄰家老太太無疑。但平安心中明白在後宮中能走到這個位置,不可能是等閒之輩。
更何況,平安自己也明白,之前為了得到皇上關注,說了些沒輕重的話,勢必已經得罪了太后。
關於太后今日前來的目的,平安心中隱約有了一個答案。
“母后,你今天怎麼有興致來這裡呢?”皇后笑盈盈問道。
太后端坐在椅子上,正色說道:“這都是未來要服侍皇上之人,我這個做母親的自然也要過來看看。”
當然,這也不過是明面上的話,皇上與太后關係並不融洽,這是宮裡眾所周知的事情。太后如此說也不過是做做表面功夫,總不能讓人看了笑話去。
果不其然,太后隨後就問了一句:“我知道這新女裡面有一個叫平安的,上回見著,皇上那裡印象倒挺好,我也覺著不錯。今天既然來了,我也想再瞧上一瞧。”
平安聽到這句話也並不覺得驚訝,只覺太后這張牌打得真好,說的是看中自己,心裡實際上說不準想怎麼折騰呢!
所幸平安也不是一般人,既然太后出招了,不管怎樣,也要接著。不僅要接著,還要笑著接招。平安輕揚的嘴角,淡然的微笑,好像真是來接受誇獎一般,竟還有些不好意思:“謝太后娘娘和皇上錯愛,臣妾正是平安。”
太后看著平安,還是一副和藹的笑容,眼神卻已有些不同:“你就是平安?你可知你剛剛說錯了什麼?”
平安將方才的話又回想了一遍,心中微怔,天啊,還真是說錯話了,趕緊說道:“臣妾剛剛看見太后,太后威儀,我實在緊張,說錯了話,還望太后海涵。”
“你知道自己說錯什麼了嗎?”太后繼續問。
“臣妾知道。”平安低著頭,畢恭畢敬。
“說來聽聽。”
“臣妾應該謝謝太后娘娘、皇上垂愛。”
太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你知道就好。究竟是錯愛還是垂愛,暫且說不清。但你剛才那樣說,就是在質疑我和皇上的眼光,不是在暗說我們識人不清麼?”最後幾個字太后還特別加重了聲音。
旁人都為平安捏了把汗,偏偏有的人根本沒有搞清狀況,連平安錯在哪裡也是後知後覺。
平安面上還是如常,也能看出來她心理素質確是不錯:“臣妾謹記,往後絕不再犯。”
太后兩鬢已白,眼中卻還透露著精明,看著平安:“既是往後要伺候皇上的人,不如現在就伺候伺候我,我也好為皇上調教一番,將來你伺候皇上的時候也能做得更妥貼。”
該來的總歸躲不掉,平安心中深深為自己默哀,回答:“臣妾遵旨。”
“你這午膳是用過了吧?”太后看著平安的小桌,明知故問。
其實平安肚子確實是餓了的,但實在不敢說出來,只能忍著腹中飢餓,回答:“臣妾已經吃過了。”
太后臉上微笑:“既是如此,那你現在就過來。”
平安恭恭敬敬行了一個禮,這才走了過去。
來到太后身邊,見太后身旁的人正在為太后打扇,連忙接過扇子,在一旁自覺地為太后扇風,本是不願給太后留下什麼說辭,實際上卻又正好給了太后挑刺的機會。
“你倒是個會看眼色的人。但哀家聽你說剛才吃過飯了,怎麼卻這般沒力氣?莫非哀家聽錯了?”太后並不太滿意地說。
平安趕緊道歉:“是臣妾的錯。”說著,打扇的手也不覺加大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