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沒前途!肖奉三心裡輕嗤一聲,繞過那些奔跑的孩童,來到自家院牆跟前。
先前隨便甩搭在肩上的書包被他拿下來,拎在手裡瀟灑地轉了兩圈後,‘嗖’地一下,以一個優美的弧度飛進了牆裡邊兒。
然後,在孩子們各種各樣的目光當中,大搖大擺地離去。
而對於這樣的目光,肖奉三早就習以為常了。
剛剛瞄了一眼,那些大點兒的孩童裡,有幾個還是自己的同班同學。他們和那些孩童們站在一起,以同樣的目光看著他。
他非常明白這些目光背後的含義,切~肖奉三翻了個大大的白眼,他們不同自己為伴,自己也不屑去與他們為伍。他們越是看自己不順眼,勞資越是要走出六親不認的步伐給他們瞧瞧。
距離肖家大宅西側,大約一公里的地方,是一個姑子廟,名叫‘白玉庵’,肖奉三就是奔那兒去的。
白玉庵的門前有一顆三百多年的古樹。最上面的樹杈上,頂著個老大的鳥窩,
肖奉三琢磨它可不是一天兩天了。
那樹高啊!目測總不下兩三丈吧?!那樹粗啊!四個大人伸展了胳膊也環不住它的腰身。
肖奉三最初的目的,就是想上去看看,那鳥窩裡究竟住的是喜鵲?是杜鵑?還是叫聲難聽至極的大黑老鴰。還有,它們的鳥蛋和幼鳥兒到底長什麼樣子?
可丟人的是,自打他有了這個念頭開始,迄今為止已經快五年了,他竟然一次都沒有爬上去過,更甭說什麼看鳥了。
果然,這次又失敗了。
肖家大孫子可是學堂裡出了名的‘難彈貨’,十天的時間,有八天都在逃課。為這,肖家大少爺可沒少被先生請到學堂裡面去談話,甚至有時候,還得老太爺親自出馬才能消了先生的怒氣。
奉三這孩子,倒是沒有什麼大的毛病,也不似肖家老四那般到處惹是生非,但一大家子為他費的心,卻一點兒也不比肖家老四少。
平日裡什麼上樹爬牆,捅馬蜂窩,屋簷下掏鳥兒,葦地裡摸河蚌,半夜裡蹲蛐蛐兒......今天研究這個,明天又好奇那個,好奇也就算了,還每次都付諸行動。別人都不敢的,他敢;大家都敢的,那就更不用提。
怎麼說呢,彷彿這世間萬物,就沒有礙妨不到他的地方。什麼掛壞個衣服啊,丟只鞋子啊,都是小意思,還動不動的身上就掛彩了呢?一會兒碰破鼻子了,一會兒膝蓋卡禿嚕皮了,一會兒額頭又鼓個大包......肖家大少爺為了這個兒子可沒少動怒。
老太爺那裡,對這個大孫子也是又氣又愛。
說到底呢!就是過於地調皮了些。
可架不住人家聰明啊!
雖不及三國時期智慧過人的曹衝六歲便能稱象,也不似才高八斗的曹植那般七步即可成詩,但是什麼過目不忘啊,什麼倒背如流啊,在他這裡,倒也不是什麼難事兒。
學堂,是,那麼有一搭沒一搭地上著。可就算是一個月都沒去,考試的時候照樣得第一。
有時候想想也是,挺氣人的。這讓那些整日裡埋頭苦讀的孩子們情何以堪哪!
“我的寶貝大孫子,你有空的時候也多看看課本,能不能不要出去發費(我們這的俗語,和搗蛋搞破壞的意思差不多),昂?”
每個月的初一十五,是肖家祭拜神靈、齋素上供,然後一大家子吃夥飯的日子,這習俗代代相傳,說不清已經傳了幾代。
這天正是月中。一家人祭拜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