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已經開始,等李主任把病歷夾子放到操作檯上,赫然看見螢幕中已經開始造影。

什麼玩意?

李主任的手頓時一麻。。。

螢幕中,微導絲放置於右心室及肺動脈的位置。

與此同時,對講器裡傳來周從文的聲音。

“微導絲選擇0.014“~0.038“,長度為150~180&n軟或硬泥鰍導絲,沿右心導管跨過狹窄的肺動脈瓣進入肺動脈遠端建立軌道。”

“一定要注意操作輕柔,導絲儘量別碰觸血管壁或是右心室。”

周從文的聲音很輕柔,但傳到李主任的耳朵裡卻像是滾滾天雷一般。

什麼叫導絲儘量別碰觸血管壁或是右心室!

什麼,

他媽的,

叫導絲儘量別碰觸血管壁或是右心室!

李主任真想揪著周從文的脖領子問他,你告訴老子,什麼,他媽的,叫,導絲儘量別碰觸血管壁或是右心室!

人體的血管蜿蜒迂曲,導絲在血管裡行走,能超選到位已經是很強的手術技法。

很多時候微導絲要靠著血管壁和其他組織結構提供反作用力轉換方向。

這是最基本的常識。

而周從文的要求竟然要導絲不碰觸血管壁!

李主任怔怔的看著螢幕,他清楚周從文剛說的意思——防止刺激室壁以出現流出道痙攣,或者室性心律失常。

可那根本不是人類的操作好不好。

然而一切出現在他眼前的時候,不容李主任有任何質疑。

0.035“的導絲幾乎看不見,細的就像是一道偽影。而這道影子就漂浮在肺動脈與右心室中,和血管、心臟沒有接觸。

甚至0.035“的導絲都沒碰到狹窄的肺動脈瓣!

這也……這也……

李主任像是沒睡醒,還在做夢似的傻乎乎的看著螢幕,看著微導絲。

隨後心臟導管下進去開始造影。

心導管造影可以清楚的看到肺動脈瓣重度狹窄,最大開瓣內徑僅有1.7mm,右心室和肺動脈的壓力階差為134mmhg,和之前測出的137mmhg幾乎一致。

“在這裡,選擇球囊直徑與肺動脈瓣瓣環直徑比1.2~1.4。”

周從文的聲音又一次的飄出來。

&nm×20mm的球囊為患兒的肺動脈瓣進行了擴張。”

“沿軌道送入球囊導管使球囊中心正好跨在瓣膜上,用稀釋造影劑以3~4&n壓力擴張肺動脈瓣膜2~3次。”

“這裡注意,一定不要先著急擴張球囊,而是要用稀釋造影劑以3~4&n壓力擴張肺動脈瓣膜2~3次。”

“原理之前都講過,大家記住就好。手術做多了,一點點回憶就能明白。”

李主任一怔,周從文說的話他前所未聞。

在李主任的認知之中,最牛逼的術式就是球囊擴張,還要祈求千萬別出什麼併發症。

至於用稀釋的造影劑衝瓣膜,這種匪夷所思的方式……

“張主任?”李主任小聲叫到。

但張友卻沒說話,他凝神看著螢幕,根本沒聽到李主任的話。

什麼時候裝逼,什麼時候學習,張友拎得清。

手術做的有多精彩,這對張友來講沒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