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9 敬肖院長一杯(盟主憨包哥加更×4)(第1/2頁)
章節報錯
“否定了?”
“因為什麼?”
周從文道,“他們是做骨科耗材的,現在骨科的材料進步非常快,利潤很大。”
說了一句閒話,周從文繼續說道,“送去臨床後,我們912的骨科主任直接問,你這是不是仿製奧利達公司的板子。。。”
“仿製也有專利麼?好像改幾個地兒就可以吧,我聽說國內都是這麼做的。”一人問道。
“的確,這屬於共和國特色的創新——就是仿製國外成熟產品,再加上一些本土化改良。剛起步麼,摸著世界老牌資本主義的屁股過河,沒什麼。”周從文笑道。
“很多裝置都是這樣。”肖凱補充了一句。
“那名技術主管去年在日本觀摩了三個月,回來後自己設計了一個專用於脛骨高位截骨的內固定板,並申請了專利。他聽骨科馬主任這麼說,一下子就‘我操’了。”
“哈哈哈。”
“傻眼了吧,為什麼呢?都是國際大公司生產的裝置,難道說是他修改的地兒有問題。”
“是啊。”
眾人紛紛捧場,場面、氣氛恰到好處。
“912骨科的馬主任解釋說,這種裝置是按照西方人的區域性解剖結構設計的,人家脛骨平臺粗大,這種板子適合。但換到國內,這種板子根本不貼附,沒法用。”
周從文講的簡單而粗俗,沒有說過多的專業名詞,大家都能聽懂。
“原來是這樣。”
“不對啊,不是說去的日本麼,他們和咱們沒什麼區別吧。”
“都說日本二戰後年輕人長高了,難道咱們已經被落下那麼多?”
周從文搖了搖頭,笑道,“日本的那家公司也是照搬奧利達公司的脛骨平臺板子,沒考慮到臨床的需求。然後咱們國內的公司照搬日本……哈哈哈。抄,都抄了錯的答案。”
說著說著,周從文都忍不住笑了起來。
這個烏龍還真是大。
“後來呢?周教授。”
“知道臨床需求後,那家小公司的技術主管馬上和馬主任建立了一個科研組,開始按照國內的區域性解剖資料進行改造。產品好像已經出來了,再過半年就要投入臨床。”
周從文講的是一個老段子。
但在2003年,尤其是和這些不是醫療圈子裡的領導們講,這個段子新的不能再新。
“我當時聽到這個八卦,很是覺得有意思。那名技術主管我認識,平時為人謙遜和藹,技術能力很強。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低階的烏龍事件呢?”
“當了領導麼,身邊無數人拍馬屁,即便是技術領導也一樣。”
“就像是我家老闆,他的能力本身就是最強的,別人說什麼其實都只是在闡述一個事實。在這種環境下,人很容易膨脹。”
“對了,這個事兒是老闆講給我的。”
周從文補充了一句。
眾人笑而不語。
類似的事兒他們見的太多,2003年還沒有資訊繭房的說法,但在座各位都親身經歷過,所以也都明白周從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