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的小切口。

和手術錄影裡的選點略有不同,從第四肋間變成第五肋間。

這是根據患者的病情以及區域性解剖結構做出的細微調整。

鋒利的手術刀劃過,大和田深也甚至沒看見紅色的血光,一條幹紗布就壓在手術切口上。

電燒止血,幹紗布一步步往後退,每每鮮血要滲出的一瞬間電燒便如約而至。

大和田深也把眼睛瞪的像是燈泡一樣盯著術區看,愣是沒看見有血跡出現!

術者和助手的配合——完美!

很難相信這是他們配合的第一臺手術。

大和田深也差點看哭了,他想象中的兩名陌生的術者配合,相互打架的場景完全沒有出現。

他深深知道每一名術者都有自己的手術習慣,並不是越強的人在一起做手術,手術做的就越好。。。

夢一隊怎麼樣?除了一名大學生球員之外,全部都是nba的當家巨星。

可是組隊後第一場卻慘敗給大學生聯賽的精英。

在不斷調整、熟悉、配合後,夢一隊才橫掃八荒,建立了一個本來就應該屬於他們自己的神話。

這就是強者湊在一起的經典案例,沒有配合,1+1<2,甚至1+1<1。

可……

只是一個鋪置無菌單、開皮的簡單過程,大和田深也就深深明白,手術檯上的師兄弟的配合以臻完美。

他們雖然是第一次配合,但卻根本不是第一次配合手術,大和田深也的腦海裡充滿了錯位的糾結與自我否定。

念頭雖然荒謬,雖然無稽,但周從文和申天賜的配合告訴大和田深也這麼一個客觀事實。

他們的技術水平很高,但配合默契,冥冥之中那位沒有到場的老者似乎就背手弓腰站在身後觀臺。

逐層分離,進入胸腔,申天賜用胸壁懸吊器儘量把術野開啟。

大和田深也在這一步中是有期待的。

患者,98歲,年紀非常高,骨質疏鬆嚴重,任何粗暴的動作都會造成骨折。

尤其是這一步,小切口雖然創傷小,但懸吊器把切口順應彈性擴大,極有可能造成肋骨骨折。

在十幾、二十年前,胸外科的手術還要去肋做,但後來慢慢的用開胸器就可以完成手術。

只是開胸器擰螺絲、擴大手術術野的時候,肋骨骨折已經成了幾乎必然會出現的併發症。

隨著手術越來越熟練,這種併發症的出現頻率才低了下去。

胸壁懸吊器製造的張力極高,患者的年紀也高,雙高在一起,肋骨大機率會出現骨折。

雖然這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損傷,但大和田深也還是把希望寄託在這上面。

然而,他看見申天賜並沒有急於用胸壁懸吊器開啟小切口暴露術野,而是先伸手摸了一下患者的肋骨,微微用力。

隨後周從文配合,胸壁懸吊器送進去,申天賜看起來很隨意的懸吊胸壁。

“咔吧~”大和田深也的耳邊隱約迴盪著這麼一個清脆的聲音。

骨折!

骨折!!

骨折!!!

大和田深也心中的小怪獸狂暴的怒吼著。

但旋即他就失望了,申天賜的手很有準,他甚至還預留了一部分肋骨彈性空間,只開啟了一條很難看見裡面情況的術野範圍。

沒有骨折……大和田深也有些失望,但旋即便開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