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藤菲有些懵。

開啟胸骨,目光直視下看患者的心臟可要比她做手術的時候看著清晰明瞭多了。

“周教授,你等一下,我去搬個腳凳。”藤菲覺得視野還不夠好,更是珍惜自己能親眼目睹手術的機會,連忙和周從文說道。

她搬了一個腳凳過來,居高臨下看著解剖結構,心裡卻想著周從文說過的話。

心外科醫生是天然的迴圈介入醫生,最應該做pci手術。

因為他們天天都能看見心臟,對心臟的解剖結構熟悉到了骨子裡面。

可惜,現實中沒有那麼多如果,也不會因為什麼是最適合的就會這麼做。

所以藤菲很珍惜這種直視心臟的機會。

“造影中我們看見的典型的一過性收縮期狹窄,可呈線狀、串珠狀狹窄或顯影不清,甚至完全不顯影,而舒張期管徑正常,顯影清晰,這種現象稱為“擠nai效應”,又叫擠nai血流、擠nai現象。”

“還是開胸看著清楚。”藤菲喃喃的說道。

她在腦海裡對比造影的時候一股結、一股結的血流,加上週從文的描述,馬上對所謂的擠nai樣血流有了深刻的瞭解。

“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有一些對症治療,為外科干預爭取時間。”

周從文開始解剖心臟結構。

“倍他受體阻滯劑為首選藥物,常用藥有倍他樂克、比索洛爾等,透過減慢心率,減輕收縮期壓迫。

再有就是非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用於倍他受體阻滯劑有使用禁忌的情況,或者合併冠狀動脈痙攣時選用。常用藥有異搏定、合心爽等,也可以減慢心率。”

“哦哦哦。”

用藥是藤菲的專業,她聽了幾種藥名,馬上知道周從文的意思。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需要減慢心率,為外科干預創造時間,爭取機會。

周從文從病理生理學開始講起,一邊講一邊做手術。

建立體外迴圈,等深低溫後才開啟心臟。

患者的前降支有滲血,明顯已經出現撕裂。不過破口並不大,所以剛剛看見的是血腫而不是心臟爆裂後的那種慘烈景象。

再加上週從文提前建立體外迴圈,這一切都為治療做了充分的準備。

器械護士看到這裡也看明白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不用小切口,是因為要建立體外迴圈,儘量減少術中出血。

真要是小切口……雖然不知道周從文周教授能不能做下來,但體外迴圈肯定不能建立,開啟心臟後出多少血就不一定了。

周教授的診斷水平高,而且手術做得好,這些器械護士都承認。

可他就是太磨叨,一邊做手術一邊講心臟破裂,彷彿是一名醫學院的老教授面對大體老師在教學生區域性解剖。

想到這裡,器械護士抬頭看了一眼藤菲。

按說藤菲這個迴圈內科的大主任有可能會反感周從文好為人師的做法吧。

但藤菲並沒有厭煩,眉眼之間滿是凝重。

隨著周從文的講述,她不斷的點頭,有什麼不明白的地兒直接詢問,竟然坦然接受了學生這個身份。

唉,周從文太年輕,就是開個玩笑麼,為什麼要讓自己吃胸骨鋸呢。

器械護士一邊擦拭著胸骨鋸上的血,心裡一邊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