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網際網路泡沫都是必然的產物,這裡不展開講。我要說的是達芬奇機器人,這種為了前線醫療救援而研製的一種裝置。“

“我很看好它的應用,但就像是老闆說的,至少要2臺手術才能讓醫生熟練掌握。而那之前,比如要做好培訓工作。”

“可惜,據我所知廠家只是以賣機器為主要目的,培訓工作做的卻極少。“

“現在回想起來,以胸腔鏡為例子,我是在做了兩三百場手術後才真正感覺自如。也就是說,自己可以很熟練了。經驗不足的人操作手術機器人,會增大了病人發生併發症或損傷的機率。“

“新技術的推廣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可是速度不能快。“

周從文嘴角的笑容像是雕刻上去的一樣,他從容的說著。

“話題回來,我們說二尖瓣夾子。“

“這是我和老闆研究出來的一個新裝置,它有用麼?我相信看過手術錄影、直播的你們都知道它的出現是心臟外科、心臟內科的一個劃時代的改變。“

“它可以重新定義心臟手術。“

“可是!”周從文提高音量,掃了一眼所有人,“引用501K流程,用10例手術就讓二尖瓣夾子進入臨床,這是我、老闆都不想看見的。”

“這是醫療,所有的內植入物都要經過漫長、縝密的研究,找到副作用,儘量穩妥才可以。“

“這麼快就進入臨床,降低成本的時候是不是也用501K流程把二尖瓣夾子裡的金屬鈦鎳合金換成金屬鈷呢?”

周從文嘴角的笑容像是一把刀,紮在勞倫斯的心上。

這對師徒做的事情在勞倫斯看來毫無意義。

可是他們就這麼做了,而且是當著無數醫生的面、當著很多廠家的面,甚至是當著資本的代言人,就這麼堂而皇之的做出來。

肆無忌憚,猖狂到了極點。

501K流程是怎麼透過的,勞倫斯很清楚。

不光是醫療器械,甚至包括藥品都是這樣。

奧施康定這種鎮痛藥物,理查德那個傢伙不是一步一步做通FDA的工作,正在推向臨床麼!

這一切都是檯面下的潛規則,而如今那個叫做新技術的臺子被那個老人和這個少年給掀開,露出裡面的真相。

勞倫斯搞不懂,一直很支援新技術的黃醫生為什麼會這麼做。

雖然黃醫生說的簡單、通俗、易懂,沒什麼聽不懂的地方,可是勞倫斯還像是在做夢。

與會的所有人都像是被掐住了脖子。

沒人想到黃醫生和周醫生竟然對自己剛剛建立的新術式給予致命一擊。

如果換做是自己,自己創立了一個嶄新的術式,劃時代的術式,肯定希望它越早進入臨床越好。

因為那代表著學術界的聲望。

沒有一名醫生會拒絕用自己的名字來命名一個新術式。

可是黃醫生和周醫生似乎並不這麼想,他們揭開了表面的和諧,露出桌子下的醜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