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員說著,有些猶豫,因為他不知道該怎麼描述自己心裡的想法。

“只是說?你太小看這些專家教授學者了。”院辦譚主任道,“無論是醫療圈子還是科研圈子,其實都一樣,到哪都少不了爭鬥。而且這種爭鬥還是血淋淋的,只是咱們看不見而已。“

“血淋淋的?!”小科員驚訝。

“當然。”院辦譚主任道,“我當院辦譚主任之後潛心研究過,給你舉幾個例子。“

“嗯嗯嗯。”小科員認真聆聽。

“你知道諾獎吧。“

”知道。”

“莫尼茲因為這個術式獲得了1949年的諾貝爾醫學獎,並且此手術被廣泛用於治療不聽從管理的精神病患者。“

“我知道,據說這項手術後來遭受了很多的質疑。"

“呵呵。”院辦譚主任笑道,“從我的角度來看,這是學術界的一個巨大的陰謀。

即便是額葉切除術有問題,憑什麼臨床上就不能再拿諾貝爾獎了?連臟器移植都不行?那些個學閥手段殘忍極了。"

“呃…真的?”小科員還年輕,他很難相信院力譚主任的話。

“術前洗手,已經成為常識,但最早發現洗手對手術有極大幫助的醫生卻被人說成是精神病患者,最後死的老慘了。”院辦譚主任說了一句方言。

此時此刻,他心裡只能用老慘了來形容那名發現術前洗手對患者有好處的醫生。

“!!!"

“額葉切除術到底有用還是沒用我不知道,但之後所有的研究都幾乎停止,除了一些瘋子醫生之外。

“比如說?“

“冰錐療法。”院辦譚主任道,“就是用錐子從眼窩扎進去。”

”…”小科員被嚇的打了一個哆嗦。

他甚至懷疑主任是故意嚇唬自己。

錐子,眼睛,扎進腦子裡,這不是殺人麼?

&nan醫生在那之後認為莫尼茲的技術有些過於中庸,於是他開始試驗一種門診治療法,用冰錐透過眼窩底部插入患者的大腦。

一旦錐子進入了大腦,他就可以透過挪動錐子,切除灰質和白質。“

&nan醫生認為他不需要麻醉就能手術。"

“這……患者還能活麼?”小科員疑惑的問道。

“就在前幾天,美國公眾廣播電臺採訪了一名上世紀五十年代接受冰錐手術的人。當時他母親嫌棄他不願意上床睡覺,就帶他做了冰錐手術。“

小科員已經徹底無語。

這是個什麼見鬼的術式,這又是什麼見鬼的母親。

“人還活著,六十多了,什麼事兒都沒有。我覺得吧,這種術式的出現是有意義的,沒有宣傳的那麼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