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被王成發用病歷夾子砸開了竅,倒也沒什麼錯。

不過這種事兒沒法說,周從文隨即說道,“有關於葡萄糖產生多少AP,我前段時間問的老闆,被老闆訓了一頓。“

“哦?”肖凱頓時來了興趣。

“黃老怎麼說的?“

“老闆給我畫圖解釋。”周從文想起上一世自己還是青蔥少年郎的時候,遇到自家老闆,問的就是這個問題。

而老闆的回答讓自己意識到系統並不是萬能的。

“怎麼說?“

“老闆說最後線粒體氧化的時候,有兩個穿梭途徑,一個是產生2.5個atp另一個是產生1.5個atp,造成了生成atp數量差異。

無氧酵解的時候是消耗了2個atp,但是一次無氧酵解的時候有兩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4個atp,淨生成2個atp。

所以糖在體內的任何步驟,包括丙酮酸迴圈,丙酮酸生成乙醯輔酶a,三羧酸迴圈等等,都是生成atp的,雖然他們都是以NADH和FADH形式儲存。“

”…”肖凱無語。

這一對怪異的師徒平時聊天都聊這些事兒麼?

臨床醫生誰會管一個葡萄糖徹底氧化後能生成多少A,這對臨床治病沒有絲毫的指導意義,倒像是在搞科研。

不過旋即肖凱就想到黃老和周從文兩人每天孜孜不倦的研究新術式的樣子,或許,這才是臨床醫生應該有的模樣。

“文獻也不是都對,世界頂級級的期刊文獻,至少有1020%的文章是胡說八道,這都是至少的。”周從文道,“盡信書不如無書,老師都沒當好,怎麼有臉怪學生呢。”

肖凱品咂著周從文這句話。

這段話說的看上去很凌亂,很散碎,可是仔細琢磨又說了很多,並不是單純說婦科的雷主任。

王雪騰沉默下去,無語的開著車。

她接觸過的醫生,除了周從文以及周從文帶的醫療組之外,能發表一篇中華開頭的文章就是極限,

SCI?除了帝都、魔都的醫生,沒人會想。

而周從文呢?

竟然已經開始對世界頂級期刊有了“客觀”的認知,1020%的文獻內容都是錯的!

在邏輯上來講,王雪騰認為周從文說得對,醫學是一門科學,總是不斷推翻前人的認知取得進步。

可是在開往江海市的高速路上,聽著周從文滔滔不絕的說著類似的話,這給王雪騰一個錯覺——學校的操場上打籃球的大男孩們汗流浹背,其中打的最好的一個竟然對NBA的球星指指點點。

江海市三院,李慶華坐在患者家屬等候區,陪著李然。

周從文打過電話,雖然上次和周從文吃飯閒聊最後有些不愉快,可看破不說破,周從文交代的事情李慶華必然要竭盡全力去完成。

而且李然也是從江海市三院走出去的,屬於自己的兵,於情於理李慶華都要照顧好。

李然面無表情的等著CT結果,他連操作間都不敢去。

這種感覺李慶華懂,自己去年體檢發現小結節的時候,每天都和李然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