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張友聽到這句話,哈哈大笑。

“於是,那名醫生就被投訴了。”周從文抬手盤了盤自己的小平頭,沙沙作響。

“一般來說真的會讓人起急的就是這類沒啥大事兒但是很拉扯的患者吧。”

“對,就是這種!”張友確定了周從文是站在自己這邊,頓時開心起來,“小周教授,你說那患者和患者家屬,純屬沒屁咯愣嗓子眼。“

周從文沒接張友的這句話,他笑了笑,繼續說道,“有的患者對自己身體健康有點在意,又完全不懂,或者哪裡聽了一耳朵,想在醫生這裡證實。

或者突然好奇心迸發,想讓醫生對他進行醫學知識科普。可是醫院每天那麼多人要看病,沒空陪他閒聊啊。“

“對,對,對!”

張友連說了三個對,“小周教授,咱當醫生的是真難,每天就這種不講理的患者、患者家屬都不夠答對的。“

說著,張友忽然覺得哪裡不對勁,連忙往回找補。

“但凡是懷疑惡性及重大病情的我肯定要詳細和病人及家屬溝通,指明下一步去幹什麼,深怕不重視耽誤。對病情突然,心理難以接受在我這裡哭會兒的也不會催。“

張友儘量讓自己的態度溫和,表達出足夠多的醫者仁心,甚至他的大板牙上都隱約出現了“仁義”的字樣。

周從文微微點頭。

“可是檢查也做了,化驗也做了,而且患者主訴還不是進行性吞嚥困難,而是十幾二十年前就有吞嚥困難,間斷髮作。”張友越說越是氣憤,他憤怒的說道,“都這麼多年了,肯定不是食管癌。”

“嗯,應該不是。”周從文給了張友一個肯定的答覆。

“對吧,小周教授。”張友道,“你就說他們,沒查出來問題不是好事麼,非要問為什麼會出現問題,這種神經症狀誰能知道為什麼。”

周從文微笑看著張友。

“前幾天我去會診,消化內科的住院總類的跟孫子似的。”張友忽然轉換話題。

“平時漂漂亮亮的一個小姑娘,當上住院總才多久,三個月!”說著,張友豎起三根手指,“都沒法看了,造的跟撿破爛的似的。“

“…”周從文看著張友的大板牙,覺得略有點反胃。

張友一天天死性不改,都琢磨什麼玩意呢。

“醫生多忙,那麼多生病的患者就夠把人給榨乾的,還要對付這些沒病找病的患者。”

周從文忽然想起了一個“老”笑話,和張友說道,“有個患者每天就是琢磨自己有病,後來有一天手指骨折去醫院。醫生問怎麼折的啊,他說自己掰手指頭,其他都有動靜,咔吧咔吧的,就無名指掰不出來聲兒。“

“就自己給掰骨折了?”張友睜大眼睛,連大板牙似乎都散發著詫異的光芒。

“嗯。”

“真特麼沒事找事。”張友斥道。

&nbsp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