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6 繞了一個大圈(第1/2頁)
章節報錯
“基本是這個道理,我和帝都、津門的醫生聊過這方面的事情,對昆布的用法還要有系統性的改變。”黃老伸手把電磁爐關上,“中醫不能靠著幾個祖傳的老方劑就能一路走下去。”
護士怔怔的看著黃老。
在她的印象裡,中醫的方劑就像是武林秘籍一樣,知道的人極少,威力極大。
基本在民間傳說中都是多少代世家,多少年一脈單傳之類的。而結果大多都是藥到病除,什麼醫院治不好的病吃一味中藥馬上就好。
世家,單傳,這兩個詞裡有著極深的蘊意,民間百姓也樂此不疲。
“要改變,要進步,不能抱殘守缺。”黃老微笑看著護士,“牛頓不是說過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老闆,那是牛頓陰陽胡克的個子矮。”周從文說了個笑話,讓老闆灌輸價值觀的話顯得不那麼生硬。
黃老自然明白周從文的意思,他點了點頭,“古代人均壽命多少?現在多少?當年多少皇帝都死的不明不白,正值青壯年就駕鶴西遊。你再看現在。”
“時代在進步,中醫也要進步才行。生活環境變了,古代沒有碘鹽,吃完之後脈象有什麼變化,根據脈象的變化怎麼調節老方子的藥量,這都是問題。”
“黃老,真沒用麼?”護士明顯有些失望。
“你吃多久了?”
“三個多月。”
“去查個B超看看。”黃老道,“和之前的B超對比一下,看看有沒有好轉。要是有的話,你可以繼續吃下去;但要是沒有好轉,反而瀰漫性甲狀腺腫還有進行性加重,那就停了吧。”
“……”護士還是心有不甘。
但黃老並不否定中醫,而是有理有據的說了自己對中醫的看法以及為什麼不能用昆布這種藥。
邏輯鏈雖然還有一點瑕疵,但護士根本找不到問題在哪,只覺得黃老說的有道理。
她一直堅信的信念也有些動搖。
“小韓是搞神經生理學的……”
“黃老,小韓是誰?”護士問道。
“韓濟生,科學院院士。”黃老淡淡說道。
“……”護士咂舌。
科學院院士,在黃老說來就變成了小韓。
“你們認為的針灸都是一根銀針紮下去,妙手回春,對吧。”黃老笑眯眯的問道。
“是。”護士略有慚愧。
“小韓在65年左右開始接手針刺麻醉這個專案,他是用算盤和計算尺計算系統結果的。”黃老道。
算盤、計算尺,這些東西已經很陌生了,但護士還知道是什麼。
可是這些在她的意識裡與針灸風馬牛不相及。
“針刺後的鎮痛效果並不是立即顯現,需要20到30分鐘左右才能達到最佳效果,停針後麻醉效果也不會立刻消失,而是緩慢下降。”
“這是科學計算的結果。”
周從文對此很感興趣,上一世自己接觸中醫很少,老闆也沒說起過韓院士的事兒。
“老闆,怎麼蒐集資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