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手術都不能奪冠,張友實在想不到還有誰能做的更好!

高齡患者,一站式手術後按時服用藥物,移植的血管至少能保證1015年的使用期限。

而那之後,患者已經八十多將近九十歲,絕大多數人都挺不到這個年紀。

手術的難度、價值、意義就擺在眼前,張友為之目眩神迷。

但他想的更多的則是世界第一。

要是自己參加手術,哪怕只是三助,站在肖凱或者沈浪的位置都可以,以後吹牛逼的時候是不是底氣更足?!

張友目光復雜、閃爍,心念百轉千回。

袁清遙一直站在角落裡,默默的看著這臺出乎意料的手術。

出身名校,原本能留在克利夫蘭的他目光犀利,比張友和苗主任瞭解的更多。

不是技術上了解,而是一種對比。

克利夫蘭的心臟病治療中心全世界排名前三,可袁清遙在克利夫蘭根本沒見過類似的手術術式。

那面做的做好的手術和眼前這臺一站式手術相比,差距足有一光年。

手術打擊很小,即便是高齡患者術後呼吸機輔助呼吸的時間估計也很短,一般來講4小時就能拔管。

至於周從文周哥說明天一早患者能走出icu,袁清遙對此沒有絲毫懷疑。

一個6、7公分的手術切口,能有多大創傷?劍突下的1.5cm切口可以當做引流口忽略不計。

術中間斷單肺通氣,絕大部分時間都是雙肺通氣,再加上兩根動脈橋、一根下了藥物洗脫支架的靜脈橋源源不斷輸送新鮮血液……

患者的順利康復在意料之中。

自己要更努力了,袁清遙不知不覺握緊雙拳,眯著眼睛透過鉛化玻璃看著裡面周從文的身影。

今天不能回家,要留在icu和周哥一起看患者。

三分手術,七分護理這句話在某種程度上來講是正確的,術後護理能提供很多反饋,改進手術。

雖然手術在袁清遙來看已經無懈可擊,但他依舊想要全程跟著看,不漏任何一個細節。

沒想到回國卻看見了碾壓既往手術的一臺超高難度手術,對此袁清遙默然。

陳厚坤有些感慨,也有些慶幸。

原本他一直想從事心胸外科,做搭橋手術以及心臟手術。

在醫大二院裡,陳厚坤的水平可以說是第一等的。但他從來沒想過冠脈搭橋手術竟然可以這麼做。

人生際遇之離奇可見一斑。

被王成發請去做手術,陳厚坤只想掙點飛刀的費用貼補家用。

可遇到周從文,從根本上扭轉了整個人生。

“準備送患者,電話告訴icu準備床位。”對講器裡傳來周從文的聲音,打斷了所有人的思緒,“icu準備好,去人要電梯,送患者走了。”

手術已經完成,就這麼波瀾不驚的做完了,唯一的波瀾是苗主任扭傷了腰。

百味陳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