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我做造影的時候怎麼沒看見。”藤菲說道,“行,我去看一眼。”

結束通話電話,藤菲問道,“小周,你回去換衣服麼?”

“走吧。”周從文站起來,“藤主任,什麼患者?”

“三支病變的患者,前降支和迴旋支基本已經堵死。”藤菲說道,“轉給張主任,讓他做搭橋手術。剛才張主任說術前又查了一個心臟超聲,發現有中等量心包積液,右心房也有問題。”

“哦,看一眼再說。”周從文很平淡的說道。

藤菲心中一動,“小周,你心外手術做的怎麼樣?”

“還行。”

“……”藤菲無奈的看著周從文。

還行是個什麼鬼!

“藤主任你放心做手術,有什麼問題張主任不敢接受的就直接給我打電話,我上去幫你解決。Emmm,還行的意思就是不管什麼手術,我都還行,能拿得下來。你放心大膽的做,有我兜底。”周從文道。

原來是這麼個還行!藤菲大喜。

能做雙袖切的術者全國都很罕見,更別說周從文是用胸腔鏡做的雙袖切。

雖然袖切是普胸手術,但涉及到氣管吻合。雙袖切有血管吻合,這都是心臟搭橋手術的前置技能。

藤菲喜出望外。

“小周,那我真就不客氣了。”

“看你說的,沒什麼客氣的。”周從文笑道,“張主任那面有什麼問題麼?”

周從文問的比較含蓄。

“老張膽子小,而且畢竟年紀大了,前幾天我有個患者懷疑可能會出現心臟破裂,讓他來看看,結果耽誤了很久,最後人沒回來。”

“死的多麼?”周從文問道。

這話問的太過於直接,把藤菲問的有些不好意思。

醫生手裡死太多的患者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但迴圈介入手術剛開始的時候、包括現在,的確很難說做的好。

“唉,怎麼說呢?”

“實話實說,沒事。”周從文笑道,“912,最早開展介入手術有老闆護航,開展的還不錯。但是其他醫院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了,心外水平跟不上,必然要死人的。”

藤菲心有慼慼。

“江海市人民醫院的黎主任是老三屆的畢業生。”

“厲害。”藤菲讚了一句。

“16歲上大學,屬於年少得志。後來讀博士,見到介入手術的方式,回來開展這項業務。因為心內水平跟不上,所以最早幾乎是做一個死一個。”

“……”藤菲嘆了口氣。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

心梗患者送進來,用藥無緩解,絕大機率是要死的。急診搭橋手術還做不了,只能試一試心臟介入手術。

可一入手就是這種難度,很難保證不死人。

“黎主任最開始做的情緒都崩潰了。”周從文淡淡說道,“做也是死,不做也是死,可那麼多患者死在自己手上,他差點沒抑鬱。”

“院裡支援麼?”

“幸虧院裡支援,說盡管做,患者留在下面也是死,試一試還可能有一條活路。”

……

注:心臟介入手術剛開展的時候,聽大前浪描述,的確差點把術者弄抑鬱了。反覆否定自己,很多人知難而退。總之,見仁見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