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問李先生。”

楚院士畢竟年紀小,稱呼帝都醫院那位頂級存在的時候不像是黃老一樣直呼老李大姐,而是叫李先生。

楚雲天也不敢對李老有任何不敬,但他的目光流露說明了心裡真實的想法。

撥通電話,楚院士恭恭敬敬、客客氣氣的說道,“李先生,您好。”

“小楚啊,小黃都跟你說了吧。”

楚院士一怔,看樣子黃老說的沒錯,片子應該是兩位老人家一起看過。

至於什麼黃老說服李老一起做局這類的事情楚院士想都沒想,李老是什麼人?怎麼會玩這種小孩子的伎倆。

“說了,但我想不懂。”楚院士恭敬說道,“李老,黃老說影像學上沒看到問題,但就是覺得不美。”

“是,我也有這個疑惑。”李老淡淡說道,“手術還是開胸做吧,腔鏡做有風險。”

“好的,我這就和雲天說,打擾您了,您最近身體還好吧。”

“還不錯。”

“我下週去帝都開會,您哪天的門診?我上門看看您。好久沒見,心裡想得慌。”

兩人閒聊幾句,楚院士結束通話了電話。

“雲天,聽到了?”楚院士凝神問道。

“切,說有問題卻又說不出來哪裡有問題,咱們是搞醫療的,不是算命的。”楚雲天心中不屑,但不願意平白無故得罪李老,只是話語中的不屑掩飾不住。

“謹慎起見,還是換個患者吧。”

“爸,時間不夠。”楚雲天也有換個患者的想法,他可以不信黃老的話,但不可能對李老的話有什麼質疑。

只是示範手術的時間臨近,想要臨陣換患者,難度可想而知。

“……”楚院士皺眉。

“我再問問我老師,找梅奧的專家組看看片子。”楚雲天說道。

也只能如此了,楚院士點了點頭。

但是一想到李老的話,楚院士就有些忐忑。

李老是什麼樣的一個存在?

全國影像學的巔峰,1943年的協和博士,師從謝志光老先生。1948年去芝加哥留學,1965年從北醫三院調去帝都醫院擔任放射科主任。

國內骨齡標準是老人家建立起來的。

70年代末,引進的第一臺ct,也是老人家在擺弄。

90年代初,老人家開始鑽研核磁共振技術。

21世紀初,第一臺8排ct也是老人家開始研究。

在國內,楚院士實在想不到還有誰看片子比李老更多,經驗更豐富。

相對於梅奧而言,楚院士還是相信李老的話。

可自己兒子不信。

楚院士也沒什麼辦法,看著楚雲天和梅奧聯絡會診,眉頭越鎖越緊。

……

……

注:2004年的時候找李果珍老先生看過一次片子,儒雅隨和,歷歷在目。去年老人家105歲的生日,看了一眼群裡傳的照片,老人家身體康健,很是欣慰。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