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從文讓護士去耳鼻喉科借個鏡子,再要一個換藥盤,他站在保溫箱的旁邊低聲、溫和的說道,“鄧主任,你這是要寫論文?”

“嗯,奧利達和我約稿,柳葉刀那面他們已經做好工作,為了推廣新生兒的腔鏡手術,老闆也點過頭。”鄧明低頭看著護理記錄單壓低聲音說道。

“別看了,回頭我給你出一份。”周從文淡淡說道。

“嗯?!”鄧明疑惑,抬頭看周從文的眼睛。

要是沒理解錯,周從文說的意思是他給自己出資料。

寫論文需要的資料和平時醫療中記錄的資料不一樣,國內發表文章還好一些,哪怕是中字頭的文獻,習慣也和國人貼近。

但要是給《柳葉刀》這類的期刊投稿,很困難的一個點是要知道外國人需要什麼資料、文字格式。

周從文是認真的?他寫過?

“鄧主任,你這麼看著我幹嘛?”周從文笑了笑,眼睛眯起來,“放心吧,這面給我,我出個架構,你隨便找個人往上添點東西就能發。”

“……”鄧明無語。

手術做的漂亮,術中指揮乾淨利索,術後看護也擔的起來,這已經足夠讓人驚歎。

但這些還屬於醫療範疇之內的事兒,都是熟能生巧的事兒。

沒想到周從文竟然連《柳葉刀》的論文都能搞定。

“老闆和鄧主任你們是不是準備幫我發幾篇論文,把硬實力熬夠了,以後不授人口實?那我先謝了。”周從文笑眯眯的說道。

這回鄧明是徹底說不出話來了。

周從文就像是個妖孽一樣,不管什麼事兒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而且他對自己也並不避諱,有什麼說什麼。

“我怎麼也出點力,要不然你扔過來幾篇頂級期刊的論文,第一作者都是我,我會不好意思的。”周從文道。

“你怎麼知道的,老闆跟你說了?”鄧明問道。

“我又不傻。”周從文很自然的說道,“老闆讓我去負責醫大二院的院士工作站,那面天高皇帝遠,沒人說三道四。就算是有,我後面站著老闆,也不會有太大的阻力。”

“但一年後回912就不一樣了。剛1年的研究生,連主治都不是,一些事兒總會有隱患。以老闆和鄧主任你的性格,不會就這麼算了的。”

“我們什麼性格?”鄧明追問。

周從文卻沒回答,而是笑眯眯的說道,“給我準備好所有論文、硬體條件過線,明年直接畢業。鄧主任你再跑一趟,申請個傑青,破格提拔成副高,回912就能帶組,這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路子麼。”

“其實最好出趟國,鍍鍍金,回來申請長江學者。但別跟我說這事兒,我沒什麼興趣。”

鄧明真想把周從文解剖看看他腦子裡裝的到底是什麼,剛說的路數可絕對不是醫院的路子。

手術,可以說是天賦,這一點鄧明也承認。

人世間就是有各式各樣的天才,或是走馬觀碑、或是過目不忘,或是……比如說老闆舉的例子,于敏於老先生用心算模擬核爆。

這簡直就是非人類能做到的事情。

所以周從文能熟練掌握胸腔鏡,鄧明只是感慨年輕人真的是很幸運,有天賦、還有大把的韶華歲月可以一步一步攀登。

老闆其實也是這種人,要不然不會成為國內胸外科的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