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目標(上)(第3/3頁)
章節報錯
“只要能把體檢推動起來,手術量肯定不是問題。”
李慶華沒多說話,而是看著紙上面寫的數字出身。碩大的一個“9”字,是那麼的刺眼。
周從文也沒說話,而是靜靜的看著李慶華。
事情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張嘴喊一個大目標,這種事兒誰都會。但是難點在於怎麼落實下去,落實這個詞裡蘊含著幾多辛苦、幾多波折。
“主任。”
“嗯?”李慶華側頭看周從文。
“假如,我說是假如。”
“你說。”
“假如你同事要是做手術,問你的話你怎麼說?”周從文問道。
李慶華一怔。
人民醫院還有兩位醫生診斷了肺小結節,但對做不做手術一直猶豫不決。
周從文直接問到這件事兒上。
“我……肯定建議做胸腔鏡,親身經歷麼。”
關上門說話,李慶華沒有遮遮掩掩,而是實話實說。
“最開始肯定很難,但凡事總是怕比較。推動起來,以後就好說多了。我覺得入手的話,要兩面下手。一面是體檢,這是長期任務;另一點是人民醫院的那兩名醫生的手術。”
釜底抽薪?李慶華聽完周從文這麼說,腦海裡閃出來的這麼一個念頭。
不過周從文的建議的確不錯,自己已經調到三院,選擇找陳厚坤陳教授做胸腔鏡手術沒有人民醫院其他醫生來這兒做手術分量重。
裡面的種種利害關係李慶華瞬間捋的清清楚楚。
但真要李慶華和其他兩個同事說明情況,來三院做手術,他還下不了這個決心。畢竟要是這麼一說,他和祝軍之間的關係就徹底破碎了。
他的手指輕輕點在辦公桌上,咚咚咚的聲音像是啄木鳥在啄樹幹裡的蟲子。
周從文只提醒了一句,他覺得已經夠了。
和聰明人說話省心,相信李慶華知道怎麼做。外面的各種事兒、各種應酬李慶華比較在行,自己懶得去應對。
李慶華足足想了十分鐘,忽然展顏一笑,“從文,下午我要和李院長彙報工作。對了,前幾天和主管臨床的高院長說了這事兒,我的牛皮已經吹出去了,三年之內手術量、主要是慢診手術數量超越人民醫院。”
“只要上心,這是必然的。”周從文很肯定的說道。
“那好。”李慶華笑了笑。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又吐出去,“我去和李院長彙報工作,爭取院裡面的支援。”
“人員!記得要人。”周從文強調道。
人多好乾活,周從文對急診厭惡至極,但科里人要是不夠的話他必須參加值班。這也是周從文的私心,拒絕急診,珍愛生命。
“要那麼多人幹什麼?”李慶華不解,“哈哈哈,從文,你是擔心手術量來的太快?不會的不會的,三年之內能把手術量提到一個月10臺以上就不錯了。”
周從文笑而不語。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