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微子在過去十年確實製作了不少靈能器物,他上輩子本來就是煉器宗師,當世幾乎沒有可與之比擬者。儘管在這個世界要發動心念真火煉器比較難,可這並不妨礙玄微子透過製作靈能器物來印證道法。

同樣是製作魔法物品,擅長自然法術的精魂使者或德魯伊,更多是將魔法效應加持在相對原生、沒有過多人為雕琢的原料上,頗有幾分“借相為法”的妙處。

相對而言,法師的奧術物品從選材上就偏重具備魔法能量的原料,然後以精密的組合結構、恰當的分量搭配,儘量以最高效率呈現出魔法效應。因此一名高明的法師,不光是自身奧術強大,也要掌握相應的魔法物品製作水平。

而星界心靈術士所傳授的靈能技藝中,也包括足堪完備的靈能物品製作方法。只不過靈能物品的製作,幾乎離不開水晶與星光體這兩項原料。

星光體對於靈能者而言,就是從星界汲取到最基礎的能量物質。這種帶著銀光星輝的流質物,可以憑靈能者的心靈力量隨意轉變和塑造。從以星光體短暫模擬滑溜的“油膩術”,到儲存靈能力量的靈容、類似卷軸的靈能石、灌注心靈異能的靈杖,都要靈能者以星光體為基礎原料,將心靈異能鞏固在外物上。

可是水晶這項原料就比較尷尬了,因為它對於音波攻擊抵抗能力較低。哪怕是已經制作成魔法物品,面對強烈高頻的音波,也很可能被震裂。而被破壞的魔法物品,有時候不光會失效損毀,更可能因為魔法能量無法約束,產生二次破壞。

這年頭要是看見有哪位施法者帶著一身晶石魔法物品,有點計策的人都懂得嘗試用“粉碎音波”之類的法術去破壞對方身上裝備。

想要突破這點侷限,玄微子也摸索出一些辦法,除了使用結構更加穩固堅硬的深晶為原料外,還需要以自己汲取的星光體,不斷滋養晶體,以自身靈能祭煉溫養,使其逐步煉化為法器。

御使法器之時,身心與法器一體,自發性形成的靈能護罩,覆蓋法器以抵抗音波攻擊。反之,御器之時法器會提升自身的法術抗力與傷害減免。

不過要承認,就算如今不凋金花會培養了數目不少的心靈武士,可是能夠煉成法器者卻寥寥無幾,都是精銳中的精銳、骨幹中的骨幹,不是在外統帥兵馬,就是在常青城傳授靈能武技。

而且法器與一般的魔法物品不同,並不是什麼人拿到手就能使用的。由於每一位心靈武士在祭煉法器之時,本身都會向其灌注獨屬自身的靈能與生機資訊。這個行為就像是給法器上了一道高度複雜的密碼鎖,基本只有法器的煉製人自己能夠使用。

除非有像玄微子這樣修為境界,強行解破法器的靈能心印,或者煉器之人自己主動留下御使法器的方式,以便後人再度啟用。

法器無法普及,好處在於可以伴隨煉製者的進步和持續祭煉,法器本身也會不斷提升。

當然,玄微子本人過去十年間,除了製作各類靈能物品,也煉製了不止一件法器。

“哈!好死不死,居然是一面法鏡,這下劍、鏡齊全,這是在學誰呢?”

化身在一處遠離常青城的深山洞窟中,被藤蘿樹根遮掩的洞門外,有恆益子變成烏鴉暗中守護。此地是玄微子秘密開鑿的,專為自己煉器精修所設,當初他本人也是在此渡過換骨劫,最親密的人也不知有這座秘密洞窟。

化身此刻手上端著一面烏黑如墨碟般的鏡子,就算藉助魔法光源,也沒法從鏡子中找出絲毫面容形象。甚至僅憑肉眼望去,這烏黑鏡子彷彿是一個黑洞般奇點,能夠吞噬外界光明。

玄微子過去時常會在衍生深晶的魔法湧泉定坐,將深晶礦脈的一絲精粹勾招而出,那完全稱得上是天材地寶。伴隨吐納調息,最終獲得這面法鏡的坯料,一面宛如玉璧的純黑深晶。

玄微子原本並未想好煉製何等形制的法器,當看見如同玉璧的純黑深晶,他當即想起上清道宗師司馬承禎的《上清含象鑑劍圖》,其中有“寶照含天地,神劍合陰陽”之語。玄微子當時丹劍兩成,卻尚未修成“九真玄光”,正需靠煉製含象天地之寶,來為自己印證道法。

後來伴隨玄微子修成“九真玄光”,這一面“照影含光鑑”也終將煉成。或許是玄微子參修上清道法,與司馬承禎這位上清宗師別有緣法,脫胎換骨之際,身心內外洞徹無塵,嬰兒出現宛如新生,豁然領悟到司馬宗師提及的“貞質內凝,湛然惟寂;清暉外瑩,覽焉遂通”。

相對於法劍斬滅魔幻、斷卻妖邪,在攻伐誅戮一途有所側重,法鏡是透過“鏡射”、“含象”的妙用,以此洞察自我身心,並且借鏡鑑反窺天地自然。

洞真上清的《明鏡洞鑑之道》,主旨在於“天以清而容萬物,水以澄而鑑眾形”,意指人心本如湖海水面,清靜之時便可鏡照出天地萬物本來面目,若是常保清淨,便是法自然之道,四時和應、萬化冥合,仙道不遠矣。可要是心神受役於外物、奔勞於慾念,自然心神昏濁、不能澄清。

古人先賢更是明言——若修天清鏡明、澄心靜神而得內外洞徹,則至道成矣。

脫胎換骨之後,身心如嬰兒新生,這當然不是指剛出生的柔弱嬰兒。丹道中的嬰兒境界,恰恰便是迴歸人心本源,那映照萬物而沒有偏見的純粹心境。神識知覺彷彿掙脫枷鎖,獲得極大自由,哪怕沒有法鏡、不用什麼法力靈能,也有超乎尋常的感知和洞察能力,整個世界都以全新的形式展現在眼前,所謂“豁然開朗”,莫外如是。

感知與洞察的超然,其實也跟肉身爐鼎的深刻轉變有關,所謂半仙之體,在丹道次第中便是指經歷脫胎換骨、蛻去凡胎的嬰兒境界,也有些丹法也稱此為元嬰。

同樣,借法鏡修煉,除了身心超脫外,也能掌握玄妙法力,而且尤其注重“遠見前知、遐照八極”,至於什麼洞若觀火、明察秋毫,更是如字面含義那樣理解。

玄微子原本就能利用心靈異能施展圓光鏡來探知偵測,更何況眼下脫胎換骨、煉成法鏡。

一面法鏡,不僅能照人照物,還能遍照山川草木、察知隱淪鬼神,仙家高人憑藉法鏡足可洞窺天地陰陽、三界十方。傳聞司馬承禎宗師借法鏡精修九年,便可徹視千里無一物可隱。要是拿照影含光鑑施展預言偵測型別的法術,恐怕是法師學徒都能堪比專精預言系的高等法師。

照影含光鑑在煉成之際,就被玄微子賦予“鏡射”、“含象”這兩項最基礎原始的妙用。前者容易理解,就相當於是“法術反轉”的效果;後者就比較玄妙了,恐怕是具備短暫複製別人法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