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微子神色平淡,朝代更替、國家興衰這些事,他也不覺得有何奇怪,在這麼一個異類生靈遍地成群的世界,大國覆滅、小國崛起,也都是很尋常的事情。人類並不是萬物之靈,也談不上什麼時代的寵兒,更何況大倫底紐姆帝國也代表不了人類這一種族。

“你們五芒星之塔也是在帝國贊助下發展起來的,這種時候不想著協助帝國平息禍亂,卻跑到新大陸搞什麼互保同盟、挖人牆腳,會不會有些過分?”玄微子笑著問道。

內勒姆法師則滿是戲謔語氣:“奧蘭索醫師,這都什麼年代了?不管是奧秘之眼還是五芒星之塔,誰都是為了各自利益而行動,我們與帝國的關係,頂多算是合夥,相處得來就相處下去,要是看不順眼,那就各走各路,誰也不欠誰的!再說了,帝國也有培養自己的法師啊,他們估計也沒多指望我們吧?”

玄微子則問道:“帝國局勢如此,恐怕不會放鬆對殖民地的管治吧?互保同盟確定不會遭受帝國傾盡全力的打擊?要是他們聯合奧秘之眼一同瓜分掉五芒星之塔呢?內勒姆法師別忘了,翠綠之環就是前車之鑑啊。”

“現在奧秘之眼正忙著呢!”內勒姆法師說道:“別看有一位傳奇法師跑到葛蘭法茲搞事,他們目前主要精力全都放在尋找精靈國度上,顯然是有明確把握,才會不惜代價調動這麼龐大的人力物力。

別看奧秘之眼家大業大,這麼入不敷出也不是辦法。之前多拉貢建國,跟奧秘之眼劃分界限,搞得內部人心不安。要是不能在精靈國度大賺一筆,奧秘之眼那一堆山頭派系,恐怕就要先散架了。”

“說得你們五芒星之塔沒有類似問題一樣。”玄微子腹誹道。

就玄微子對五芒星之塔的瞭解,他們內部最大的分歧主要就是“炎魔”席鄧斯與“飛彈女王”彌菲賽緹絲,而玄微子在火舞城殺死弗斯曼,無疑是讓“炎魔”一系受到嚴重損失。

可反之,此舉雖然讓五芒星之塔損失了一名有望晉升傳奇的年輕才俊,但也間接鞏固了“飛彈女王”的權威地位。

想到這位“飛彈女王”還派了女巫舒芮來到柴堆鎮,不動聲色地協助自己對付葛蘭法茲,這算是某種答謝舉動?或者說是保護自己不被“炎魔”事後報復?

玄微子靈臺一動,他略加推演後,隱約覺得自己可能無意中成為“飛彈女王”的棋子。柴堆鎮抵禦葛蘭法茲,甚至自己反過來結交各部族統領、顛覆銜尾巨蛇統治、釋放天空歌者,這一系列行為,全都變成那個組建互保同盟的利好因素。

試想一下,五芒星之塔一位重要盟友,與部族大聯盟關係緊密,並且這位盟友擊殺了過去主持侵攻部族大聯盟的軍團長,跟一位大肆屠戮土著的傳奇法師結下仇怨。那這位盟友為了自保,難免會傾向於重新調和五芒星之塔與部族大聯盟的關係。

這就是五芒星之塔會向玄微子授權的緣由,因為不論玄微子主觀意願如何,客觀上他已經成為調和五芒星之塔與部族大聯盟的關鍵人物,這件事換誰來都不好做。

偏偏玄微子殺了弗斯曼,面對“炎魔”席鄧斯這樣一位傳奇法師,他只能更加偏向“飛彈女王”一方。

而“飛彈女王”也非常及時地釋出善意,玄微子猜測,萬一自己在戰場上對付不了大地親王、聖鱗之子以及突然出現的卡斯塔,那位年輕女巫搞不好會“現出真身”,大顯神通般將來犯之敵統統擊敗。

如果是這種情況,玄微子可就真的一點選擇餘地都沒有了,無論是誰都會覺得他“奧蘭索醫師”就是“飛彈女王”彌菲賽緹絲的附庸。加上玄微子的相貌,說不定還會傳出“他是女王的男寵”之類的謠言。

玄微子上輩子最厭恨的,就是為人所制。想到如今自己居然悄無聲息淪為他人佈局落子,是自己過往兩年來修為精進太快,以至於忽略了周圍處境嗎?自己一舉一動對世間事物的影響,理所當然會引起復雜流變。現實又不是遊戲,不可能只按照原定設想推進劇情!

由此玄微子也看明白了,就算自己仍然保有純陽元神的根基,但世事推演並非唯心造作,自己的漏算顯然是身心內外接合不足,無法體察到精微流變的氣數,對外景紛紜幾乎還是兩眼抹黑。

不過慶幸的是,由於玄微子自己的本事,起碼沒讓事態發展到要自己去當“飛彈女王”的小奶狗,有了很大的轉圜和操作餘地。

或許對於提烏斯這樣的法師來說,給“飛彈女王”當狗也是一件極幸福快活的事。然而對於有心仙道超脫的玄微子而言,這種被高人強者暗中觀察的情形非常不適。

修道之人不僅要經歷洗煉爐鼎的“天劫”,也要經歷這種應物對事、考驗心境的“人劫”。玄微子恍然有悟,也許自己這遭“人劫”,從火舞城便已發端,並且是由於玄微子處心積慮對付弗斯曼,往後一連串事情不可避免地發生。

其中最為強烈的人劫,便是玄微子在柴堆鎮佈設星綱法壇,牽動古代巨人遺蹟,還引來了卡斯塔這樣的傳奇怪物,最終連帶聖鱗之子自爆、侵染靈臺神識,逼著玄微子不得不自損修為,這裡面一環扣一環,兇險可想而知。

修道之人的天人劫數不可避免,不過兇險如玄微子也是少見。如今回頭細想,恐怕也是由於玄微子俗務糾纏太多,選擇深度參與到利益的獲取與分配。開創教門基業、弘揚道法,這種事牽連太大太廣,跟山林清修完全是兩個概念。

“我這下算是明白,為什麼祖天師、許真君這等人物,明明修為精湛,卻總是遭遇妖魔鬼怪、免不了一場場殺伐。”玄微子心下感嘆:“弘道傳法之舉,本身就是大起塵勞的舉動,要跟世人溝通往來。溝通越深,劫數越多,更是易惹神憎鬼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