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謀圖(第2/2頁)
章節報錯
“從風豺部族手中解救斑獸部族。”玄微子說道。
三隻翠鳥愣了愣,也不隨便叫喚了,就聽塔瓦隆問道:“風豺部族可是土著大聯盟的勢力,從他們手裡搶人,恐怕不太妥當吧。”
“不要說得這麼難聽嘛。”玄微子解釋道:“我打算讓一部分土著遷居到柴堆鎮附近,比起像風豺部族這樣強盛且富有侵略性的部族,我想大聯盟裡面應該也有不少貧弱且飽受欺壓的小部族吧?如果他們待不下去,你們翠綠之環可以找機會引導他們來此定居發展。”
塔瓦隆問道:“你是想讓殖民者與土著一同建設柴堆鎮嗎?”
玄微子反問道:“有什麼問題嗎?”
三隻翠鳥搖搖頭:“我們翠綠之環不像帝國軍團那樣鄙夷土著,實際上很多邊境上的小村鎮,都與土著部族有暗中往來貿易,大聯盟甚至歡迎殖民者帶著工具與技術去他們那裡開墾建設。”
“這莫非也是那個‘天空歌者’的提議?”
“不錯,他主張土著要積極學習殖民者的技術,以此獲得與殖民入侵對抗的能力,但也反對一味仇視殖民者。”塔瓦隆嘆了一口氣,說道:“實際上大多數殖民者,無非是在舊大陸被逼得沒有謀生之路,所以才來新大陸墾荒的。如果他們在土著那裡能過上更穩定安生的日子,還真不一定會效忠於帝國。”
玄微子說道:“光靠憐憫與同情,解決不了問題。我不僅要讓土著部族遷居至此,而且還要將改良後的精魂法術傳授給他們。”
塔瓦隆笑道:“奧蘭索醫師,你這是在跟我們搶生意啊。”
玄微子回答道:“我並非為了傳教而網羅信眾,而且由我一個殖民者傳授精魂法術,他們怎麼可能會放心?我打算讓珊多麗去傳授。”
“哦,難怪她都穿上男裝,原來那是你的衣服,你們倆是不是……”雖然是三隻小翠鳥的模樣,可還是露出了一絲猥瑣的眼神,還連連說道:“放心,這些事我們也見過。翠綠之環致力於讓殖民者與土著結合。”
玄微子只是說道:“所以為了讓珊多麗在這件事上能更好操作,我需要她迴歸斑獸部族。只不過她之前是被族人驅逐,迴歸總歸要有個理由。”
“所以從風豺部族中解救族人,這個動機就相當充分了。”塔瓦隆弄清了玄微子的做法,問道:“奧蘭索醫師不打算直接出手?”
“我都把他們一個圖騰守護者拿下了,已經幫的足夠多了,不可能什麼事都由我來做,否則他們永遠無法成長。”玄微子說道。
“我會聯絡人手,但我還是希望醫師你不要與大聯盟的關係鬧得太僵。”塔瓦隆說道。
“我會小心衡量。”玄微子話鋒一轉:“倒是你們翠綠之環,真是打定心思要加入土著大聯盟了?”
“奧蘭索醫師似乎對這件事有想法?”塔瓦隆問道。
“只是一些個人見解。”玄微子說道:“我對‘天空歌者’不熟悉,但是從他對風豺部族的指引來看,難道不是以壯大部族的名義,將這支專事戰鬥的精悍部族給分化了嗎?以前一名圖騰守護者,眾人還知曉服從何人,現在有多位守護者,風豺部族又該聽誰指揮呢?”
塔瓦隆默然不語,玄微子繼續說道:“‘天空歌者’的強大,恐怕不在於他本人是否達到傳奇層次,而是他對土著大聯盟的微妙掌控。別的不說,就拿你們翠綠之環來舉例子,一支來自於舊大陸的施法者勢力,憑什麼會得到‘天空歌者’的邀請?
除了只是交流施法技藝、增強大聯盟的實力,會不會有制衡原本大聯盟中部族的用意?外來者沒有立足之地,全憑他這位邀請者支撐。翠綠之環有用,就是土著的盟友;當你們沒用的時候,就會被閒置一旁;萬一你們與大聯盟的利益產生對抗,‘天空歌者’會迴護你們嗎?”
“你說的這些,我們也明白,只是如今翠綠之環還在復甦當中,而且為了重新發展,不得不寄託於土著大聯盟。”塔瓦隆說道。
玄微子說道:“依靠別人的允准與邀請,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翠綠之環還是要走自己的路。一個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尚且會因為家產而起爭執,相互殺戮。而一個教派的擴張,這裡面牽涉到多少利益得失?翠綠之環的教義雖然與土著的圖騰信仰有相近之處,但落實到具體細節,誰能保證這種融合是一帆風順的呢?”
“奧蘭索醫師是建議我們翠綠之環脫離土著大聯盟嗎?”塔瓦隆問道。
“不一定,眼下更不是時機。”玄微子說道:“更何況我又不是你們翠綠之環的成員,這些話本不是我應該說的。”
“醫師你過慮了,你對翠綠之環的協助,我們會永遠銘記!”塔瓦隆說道:“或許你不清楚,你指導我的技藝,對目前的翠綠之環有多麼重要。”
“既然不清楚,你就不要說了。”玄微子不喜歡虧欠他人,也不喜歡別人虧欠自己,想著要如何報答。結果因為各種無謂的緣法恩情拖累自己,真是壞人修行。
修道之人向來都是孤獨的,因為孤獨恰恰是消解內外紛擾的良藥,能讓人更專注的內觀身心、外察流變。即便是落入紅塵之中,身心仍要澄明清靜,太多恩怨糾葛,無益於修行。
目送三隻翠鳥離開,玄微子晃了晃碧雲如意,望著逐漸昏暗下來的天色,破敗空曠的土著聚落,多了幾分寂寥蒼涼之感。
玄微子還在思考如何指點珊多麗更加精妙的道法,面露沉思地踱步來到篝火旁,就見沃夫搓著肚子打了個長長的飽嗝,他扭頭傻笑道:“醫師,不好意思啊,那條鹿腿被我吃光了。”
看著沃夫那沒有一點慚愧的表情,玄微子搖頭苦笑:“也許你這種人就適合渾渾噩噩、漫不經心地過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