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發燒了?堂堂神聖之主教會的武裝教衛,居然說出這種話來?”沃夫都聽得糊塗了。

塔瓦隆則沉默下來,一言不發。安靜地讓沃夫心裡發毛,趕緊問道:“喂,老頭!你不會是贊同這麼做吧?!”

“坦白說,我也不喜歡法師,尤其是仗著帝國與魔法議會勢力的法師。”老德魯伊臉色微微嚴肅起來:“而且我在柴堆鎮種下橡木聖居的種子,當然不歡迎法師在附近來回探查。既然無法驅逐他們,還不如趁早動手。”

沃夫連連搖頭擺手:“你們瘋了、都瘋了!就我們三個,哪裡打得過那麼多法師和奧秘騎士?”

“沒那麼誇張!”薩雷米爵士說道:“除了三名中等法師,其餘奧秘騎士除了裝備好一些外,其實不難對付。”

“呸!就是裝備啊!”沃夫指了指自己:“你看、你看看,我身上除了兩柄斧頭還有啥?你看看你,一柄破劍、一塊木牌聖徽。還有這個老傢伙,成天杵著根柺杖,站都站不穩。這年頭戰鬥,拼的就是裝備和物資,我們三個要能耐沒能耐,要裝備沒裝備,怎麼跟人家打?”

薩雷米爵士少有地露出笑容,瞥了對面老德魯伊塔瓦隆一眼,說道:“你其實是高等施法者吧?”

塔瓦隆臉上笑意說不出的詭異,說道:“你也不差嘛,很受你家那位神聖之主的眷顧。如果附近有教堂的話,你應該可以進行‘潔淨禮’,晉升成白銀階位了吧?”

薩雷米爵士饒恕了對方那輕佻不敬的語氣,問道:“如果你能夠盡力配合的話,我們也許可以將這支奧法衛隊全殲。就不知道你肯不肯出力了?”

“打住、打住!”沃夫趕忙開口道:“你們這是真的打算要這麼幹了?”

塔瓦隆解釋道:“我並不是單純出於對法師的厭惡,而是時間拖久了,他們找到遺蹟的可能就越大。只要他們找到遺蹟,一個通訊法術傳出去,就有大量後續人手趕到,到時候什麼都幹不成了。”

沃夫瞪眼道:“可你要是殺了這麼多法師和奧秘騎士,帝國軍團怎麼可能一無所知?”

“所以要拖延時間。”塔瓦隆說道:“我種下的橡木聖居在奧蘭索醫師的指導下經過改良,只要天氣轉暖就能立刻破土而出。到時候能夠召集翠綠之環的同伴趕來……我這麼做,治安官大人不反對吧?”

薩雷米爵士確實不願意見到翠綠之環勢力強大,於是說道:“天氣轉暖之後,我也會發信告知教友,柴堆鎮是一個需要教會守護的地方。”

“那……合作愉快。”老德魯伊手按胸口微微躬身,頭頂翠羽小鳥蹦蹦跳跳,歡欣鼓舞起來。

“我明白了,不是你們瘋了,是我瘋了。”沃夫無力地坐下來:“神聖之主教會居然跟翠綠之環合作了?這他媽什麼世道啊?”

塔瓦隆倒是一點也不糾結:“現在還不是動手的時機,我們最好還是要等奧蘭索醫師回來,如果有他出手協助,絕對能保證將這支奧法衛隊徹底消滅。而且他也知道遺蹟的位置,或許比我們明白那個地方的重要性,一定會與我們聯手的……別坐著了,你還有事要做。”

“……什麼事?”沃夫有氣無力地問道。

“去邀請法師老爺蒞臨柴堆鎮啊。”塔瓦隆說道:“你這個鎮長實在是不及格,我當年在鄉下,可是手把手地教村民們怎樣跟包稅官和收糧隊周旋。總之一句話——臉好看、話好聽,就是不跟你談正事。”

“你們也幹這些事的嗎?”薩雷米爵士一愣。

“怎麼?聽起來跟你們教會慈愛院做的事很相似?”塔瓦隆笑道:“你們神聖之主教會可沒少煽動帝國境外的人類族群抗稅和搞獨立啊。”

薩雷米爵士不知道該露出什麼表情,作為人類和神聖之主的信徒,他理所當然認為協助同胞去對抗非人種族與邪惡力量是無比正確的事情。只不過如今瞭解到,自己所厭惡的異教徒也在做類似的事,甚至要與異教徒合作,一起抗擊邪惡與貪婪的法師,心裡的感覺十分古怪。

塔瓦隆用橡木長杖敲了敲沃夫,說道:“別發呆了,趕緊起來幹活。我去野外與動物溝通,讓它們去找找奧蘭索醫師,儘快讓他回來。”

“那我先去召集那些獵人們,讓他們守好口風。”薩雷米爵士整理一下羊絨大衣,轉身離去。

望著兩人離開,沃夫只覺得迷茫,明明此前對立分明的兩人,為什麼轉眼能夠這麼輕易地合作分工?

……

一片黑暗之中,玄微子端坐不動,驀然虛室生白,泥丸紫府中隆隆雷音一聲普化,元神之功藉由生機,如甘露遍灑肉身爐鼎、百骸經絡。

顯現在外的神光內斂迴旋,伴隨元神之功返照中宮黃庭,五官知覺逆轉內觀,身心自然內攝。一身生機循行軌跡呈現,五臟六腑、正奇經絡,一切生機神息升降出入,非依動念而觀,實是自然明澈。

修行至此,此身反有身內之身。身內之身不在紫府、不在黃庭、不在丹田,而是後天精氣凝鍊若一,一身生機如得主宰,元神顯而不失,自然內外交感。

神炁合抱則運化凝鍊,神炁開闔則感應萬物。功行還轉,漸見圓成。

所謂元炁,乃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基礎,其表現在於事物之間的聯絡與轉化。

所謂元神,乃是生命存在的本來形態,其表現在於客體環境對主體的影響。

由於事物之間的聯絡與轉化必然存在,則主體不可避免地受到客體環境影響,能夠認識到客體環境對主體影響,便是元神發動。尋找到主體與客體環境間的良好相處方式,便是神炁合抱。

用於身心之中,便是生命本身具備自我調節功能,以及健全的執行狀態。用於身心之外,便是洞悉造化,能夠適應一切外在環境,隨緣應機而變。

所以,非是人為驅使神炁合抱,乃是神炁先天自然合抱。並非人要刻意性命雙修,而是性命先天自然兩全。實因後天食水谷葷素而育成肉身,見七情六慾而壯大識神,致使神炁兩分、性命不全。

丹道修行,務求清靜以顯現元神,虛無以澄澈元炁,不執不忘、不守不失,神炁還轉,則金丹不遠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