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醫生在臺上安靜的唱著,臺下的觀眾們閉著眼睛感受著他在透過歌聲傳遞出來的情緒。

這首歌的旋律看似簡單,歌詞也很直白,但副歌的音域其實還算比較廣,真要以一種醇厚的聲音唱出來,還蠻難的。

因為大多數人唱高音的時候,聲音都會變得比較薄弱以及尖銳。

《淘汰》的這段副歌,駕馭不好的話,之前陳醫生營造的氣氛就會被破壞的一乾二淨。

然而,當陳醫生的副歌唱出來時:

“只能說我輸了!”

“也許是你怕了”

“我們的回憶沒有皺褶,

你卻用離開燙下句點......”

將這一段完美駕馭住的陳醫生,順勢把無奈放棄的情感表現的淋漓盡致。

觀眾們也發現了這首歌,還真不是什麼舔狗作品。

歌詞中的男主雖然一直在嘗試挽留女友,但只不過是想要挽救自己的感情。

不想一段感情因為女友的猜疑就此落幕。

直到最終發現不管自己做什麼,似乎都不能改變結果。

男主才終於放手,任由女主離去,為這段感情畫上一個句號。

這讓很多臺下的觀眾想起了自己曾經的愛情。

似乎他們曾經也經歷過這樣的階段,或許是不愛了,也許是累了,倦了。

會開始懷疑對方對自己的愛意,然後各種挑刺,最終鬧得個不歡而散。

因為被猜疑的那一方,在一開始的時候,或許會想辦法證明他對你的愛。

但大家都是人,心都是肉做的。

如果他不管自己怎麼表現,依然改變不了你的想法,那他只能選擇放棄,因為這種對方一懷疑,自己就得自證清白的相處,是個人都會累。

這樣的相處狀態,很少有人能衝過這重難關,有一個好的結局。

大多數都是以身心疲累,選擇分開畫上句號。

這個時間的長短,取決於雙方的忍耐閾值在哪個點兒。

這首歌在陳醫生嘴裡唱出來,讓極限演唱會的觀眾們分為了好多種狀態。

有些人只是單純覺得陳醫生唱的好聽,有些人在想顧青寫出這首歌的時候是一個什麼樣的心情。

而有的人在聽歌,有的人卻是在照鏡子。

陳醫生就在舞臺上這樣靜靜唱著,而有些細心的觀眾開始發現似乎哪裡有些不對勁:

“不是,這個節目不是應該還有孫華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