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23.七零那會兒(22)(第1/2頁)
章節報錯
也不知道是看到人多又吵鬧的原因還是怎麼回事,馮曉蘭的病一下子就犯了起來,而且還很嚴重,可把大傢伙嚇壞了,還是趙天明眼疾手快將人打暈抱回了劉家,然後讓劉小梅來找郝奶奶救治。
“是,是曉蘭姐的病又犯了,天明哥讓我來找您去看看。”
因為跑的太急,劉小梅這會還喘著大氣,但又不敢耽誤太久,三言兩語將事情的經過講了一遍,等郝奶奶帶上工具之後,扶著人又急急忙忙的往劉家去。
……
可能是吵雜的人群讓馮曉蘭想起了家裡剛被評上資本家那會,一大堆人押著她的父母又是遊街又是批鬥的,一時情緒激動可不就犯了病?
顯然趙天明對馮曉蘭的情況也是非常瞭解,而且應對已經是習以為常了,所以馮曉蘭全身剛開始抽搐,就被趙天明動作利落的打暈,抱回了屋,然後就是讓人去請了郝奶奶。
之前犯病的時候也是郝奶奶的針灸給控制住的,這次郝奶奶一套針法紮下去,本來還不斷冒著冷汗的馮曉蘭慢慢的陷入沉睡,情況顯然是穩定了。
過來大概一個小時的樣子,郝奶奶才慢慢的將針一一拔了出來,隨著郝奶奶收起最後一針,馮曉蘭也悠悠轉醒。
看到人已經清醒過來,郝奶奶撥出一口濁氣,關心到:“曉蘭,你醒了?”
守在一邊劉小梅看到人確實是清醒過來了,驚喜的跑出門告訴其他人曉蘭姐姐已經沒事的事。
接著又是一番人進人去的看望,關心,叮囑……
好在大家還顧忌病人情況剛穩定,還需要多休息,沒一會便直覺的離開了,等人走之後,屋裡只剩下馮曉蘭個郝奶奶的時候,馮曉蘭才靠在郝奶奶的胳膊上,撒嬌似的蹭了蹭“郝奶奶有您在真好,這次又救了我,謝謝您。”
對著這個和自己有著相似命運的女娃,郝奶奶總是多了幾分憐惜,這會被對方親暱的攬著胳膊,想到之前被病痛折磨,郝奶奶心疼的給她拍著背。
“這又什麼好謝的?不過是小事一樁。只是你這個病啊,還需要情緒穩定,只要好好養著,十天半個月再找我給你紮上幾針,過不了多久也能痊癒的,你也不要太擔心,保持良好的心態。”
“嗯。”
馮曉蘭乖巧依賴的樣子像極了依靠著祖母的孫女,也讓郝奶奶心裡產生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將自己的畢生之學傳授給馮曉蘭。
心裡起了念頭,立即便化作了行動,“曉蘭,你有沒有興趣跟著奶奶學習醫術?只要你願意奶奶便將奶奶這針灸之術還有所學的醫術都教給你。”
在郝奶奶的眼裡教一個人是教,教兩個人也是教,而且對於馮曉蘭,她也是真心憐惜的。
對明瑾是師父教導徒弟的教,而馮曉蘭是奶奶對孫女的教,前者是因為傳承,後者是因為心疼。
這要是被明瑾知道郝奶奶心中的想法,肯定會大哭:不帶這麼差別對待的!
然而郝奶奶是教,奈何有人不想學啊!
聽到郝奶奶話,馮曉蘭還驚訝了一下,慢慢的從老人家的臂彎裡退了出來,猶豫了一下,“郝奶奶,我知道您心疼我,但醫術畢竟是郝家流傳千百年的東西,我一個外人不太好學這個吧?”
郝奶奶本來想說,這有什麼不太好的?醫術這東西只要不是學藝不精出來害人就行,多教導幾個人還可以將郝家醫術發揚光大,有什麼不好的?再說了郝家也沒人了,再等她死了那就真的失傳了。
但郝奶奶人雖然老了但眼卻不瞎,看到馮曉蘭突然疏離的樣子,顯然是不太想跟著她這個老太婆學醫的,也不再勸了,隨便聊了幾句,便藉故天色已晚是該回去了。
郝奶奶要走,馮曉蘭客氣的挽留了兩句,便喊了小梅,讓她送送郝奶奶,自己卻是連屋門都沒有出去。
她是真的怕了郝奶奶真的讓自己跟著她學醫的。她家就是被評上了資本家才落到如今的下場,郝奶奶家的情況雖然沒那麼嚴重,但也是被評過四舊的,萬一她跟著學了郝家的醫術,再給自個家生出一些沒必要的禍端來,那她還怎麼活啊?
到時候被抓去批鬥的估計就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自己了,如今天明哥還能顧忌著他們兩家的情誼陪著她來這個窮鄉僻野當知青,要是自己再被評個什麼不好的成分,估計天明哥也會離她而去的。
所以這個古醫術,她是無論如何都不能沾的,以後最好也少跟郝奶奶來往才行……
馮曉蘭心裡繞了幾個彎的想法,明瑾是無法得知的,但馮曉蘭避之不及的古醫術,明瑾卻表示:我要學,我想學,我主動學……
為了平衡教與學的任務,明瑾生活節湊變得緊湊了起來。
既要保證許小松和許小英的教學任務又要抽出時間跟在郝奶奶的身邊學習古醫術。
明瑾恨不得將一天變成48個小時過。
日子雖然忙碌,但對於飄蕩了不知多少歲月的明瑾來說,那是一種享受。
享受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經驗,享受一步一個腳印踏出來的路。
就像是學古醫術那樣,沒有可供參考的書籍,靠的是郝奶奶口頭相傳,然後每天夜裡挑燈將這些醫學知識細細的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