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劇情中也有提到過,北城一帶發生旱災,田裡顆粒未收,多地百姓餓死無數,有的地方甚至出現易子而食的慘劇。

那次旱災好像就是在一次雪災之後發生的。

所以明瑾不得不重視這次北城的雪災,具體旱災會不會隨之而來,明瑾還需要到當地去考查才能確定。

於是在明揚提議,“三皇妹已經成家,也該為母皇您承擔點事務了,這次賑災的事情就由三皇妹去辦吧,這也是三皇妹鍛鍊的好機會。”的時候,明瑾沒有多猶豫就答應了。

事不宜遲,明瑾當天就出發北城,除夕之夜終於不用在宮中守歲了,但明瑾和韓景澤一點都不開心。

韓景澤親自給明瑾準備好行李,將她送上馬。

“北邊氣候惡劣,你一定要注意安全,不管災情如何,你都要保重好自己,早點回來。”

在韓景澤的心裡就是滿城的災民都比不上一個她,在他看來,她就不應該去賑災的,賑災哪裡一定需要皇女去的?

但明瑾態度堅定,韓景澤也只能支援,本來他是想跟著她去的,但一個原因是他身為男子不得參與國事,二是自古就沒有帶著家眷賑災的,這又不是去玩的,若明瑾帶著他去,指不定會被說成翫忽職守。

所以他能做的就只有為她做好萬全的準備,多給她帶點保暖的衣物用品,他在家每天為她祈禱,希望她能早日平安歸來。

……

明瑾揮別韓景澤,翻身上馬,往白雪皚皚的天際奔去,她越往北走雪下的越大,路就越難走,看著一望無際的灰濛濛的雪天,明瑾的心就像被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霾。

現在她已經有八九分的確定,這場大雪之後很有可能會是大旱。

明瑾回身看了一眼在風雪中兼行的隊伍,大聲喊道:“姐妹們,加把勁,災區的百姓還等著咱們的救援呢,加快前進的速度。”

回應明瑾的是一陣振聾發聵的聲音,“加快速度!”

隨著大家吶喊的聲音腳步也快了不少。

十天馬不停蹄的趕路,終於看到了北城的城門,明瑾止不住的興奮,“前面就是北城了,大家加把勁,馬上就能進城了。”

早在這十天的同吃同住,那些士兵們早就對明瑾心服口服了,一個個都敬佩她身為皇女,一點都不嬌氣也不難伺候。

別看三殿下長的白淨纖細,但那些髒活重活做起來從來都不皺一下眉頭,來的路上有姐妹受了傷,也是三殿下給治好的。

她們是越來越佩服明瑾了。

……

一行人的到來得到了城主的熱情歡迎。

北城城主羅玉霞遠遠看到押著糧草物質的長隊過來,立馬下城樓迎上前,見打頭的明瑾。

躬身行禮,“微臣見過三殿下,三殿下一路辛苦了,請隨下官到城主府用膳休息。”

“不急,本殿下還是先將女皇陛下的旨意宣讀完再說吧,羅城主請接旨吧!”明瑾拒絕了羅玉霞的建議,接過手下遞過來的明黃色聖旨說道。

羅玉霞聞言,立馬恭敬的跪了下來,她身後計程車兵見了也跟著跪地,只聽她高聲應到:“微臣接旨!”

明瑾開啟聖旨,十平八穩的朗讀到:“奉天承運女皇詔曰:今有北城一帶雪災突發……天降橫禍,朕心感痛心,特派三皇女明瑾代朕親臨,救百姓於水火,北城官兵一應人等皆聽從三女皇調遣,不得有誤,欽此!”

這聖旨還是明瑾特地求女皇給她的,也是為了保障她能夠在北城有絕對的話語權,方便她行事。

羅玉霞聽了聖旨微微有點吃驚,但也沒有想太多,既然女皇讓大家聽從三殿下調遣,那她聽著就行了。

“微臣,謹遵聖旨!”

頒完聖旨之後,一行人才浩浩蕩蕩進了城,到了城主府。

在城主府稍作休整之後,明瑾讓羅玉霞將北城受災的府縣村落都劃出來,明瑾研究了一下路線,組織了隊伍開始清路的清路,有些山區發生雪崩全村被封出不得入不得的地方,開始組織人員同路。

整座城如果僅靠朝廷救治的話,費用是很多的,而且也容易養出一些好吃懶做的人,明瑾提議以工代賑,組織百姓們加入清路隊,官府提供三餐,每天還可以領取三十文錢的工錢,這待遇比出去短工還好,自然也有很多人加入。

但清路隊用不了這麼多人,明瑾便組織這些百姓重建家園。

為了預防即將到來的旱災,明瑾還走訪了多地最後選了幾處山谷,讓人在這些處挖出巨坑,然後在修上一些渠道,連同周圍很多的村莊。

還讓北城周圍的城鎮也開始建水庫,企圖將積雪留到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