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讓人頭疼。”

紅綾一雙狐耳動了動,催促道:“道長回來了,你快去找他請教,道長肯定知道怎麼辦。”

於是一人一妖推門而出,朝才回道觀的吳奇找去。

……

浮雲閣大堂裡,吳奇耐心聽完兩人描述。

他看向旁邊李宓:“你怎麼看?”

吳奇對儒士瞭解有限,只知道文光文寶和基本境界,具體種種劃分較為模糊。

龍裔少女目光微動,她看向白玉簫:“書的文光不斷增長,而你本人幾無變化,對麼?”

“不錯。”白玉簫點頭。

李宓又問紅綾:“作為撰者之一,你呢?”

小狐妖愣了一下:“和我也有關係麼?我也有文光?”

李宓笑道:“很簡單,你頌念《孔乙己》試試。”

紅綾眼睛一轉,口中說道:“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

念出這一段,她胸口突然冒出數尺文光,讓紅綾自己都吃了一驚,繼而喜形於色。

“我竟然也有文光!我成儒士了?這種感覺好奇妙。”她摩挲著胸口,對那裡的文光很感興趣。

白玉簫卻是明白了過來,當即也念道:“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

文光從他胸口蓬勃而出,猶如火劍,竄出近一丈,一時間白玉簫頭頂光彩斑斕。

“原來是這麼使用。”

白玉簫喃喃:“需要和文寶互相應和才能文光交匯。”

“就是如此。”

李宓抬起右手食指,笑眯眯道:“文光是文氣的顯化,文寶生而非凡能與天地共鳴,能孕育文氣,與著者相合。”

“儒士文寶,只需不斷修撰,傳揚並被人銘記、頌念與引用,就能不斷壯大,凝聚更多文氣,變成品秩極高的法寶哦。”

“《鑑妖談》如今已賣出數百冊,觀看者更是數倍於此,傳頌度已超出了許多進士文寶,有這般文光不足奇。”

白玉簫也高興了起來,趕緊作揖:“多謝李宓小姐!”

“白先生太客氣啦。”李宓一笑。

等白玉簫和紅綾離開後,李宓這才低聲悄悄道:“白先生與紅綾姐姐卻是從未有過儒士指引,因此不知其中竅門,如今他們合著《鑑妖談》,已有文氣傍身,儒道會走得更輕鬆些。”

“只是若有儒門的人招攬,他們或許……”

吳奇毫不在意:“無妨。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們去。”

李宓無奈道:“尊者倒是想得開。”

吳奇倒也不是想得開。

只是總不能將人綁在身邊,那樣還要留意處處提防,與其貌合神離、心懷鬼胎,不如好聚好散。

對吳奇來說,白玉簫和紅綾是書坊草創期的合作伙伴,大家理念一致就繼續走下去,目標不和,分手對彼此都好。

“人是無法徹底控制別人的思維和言行的,倒不如將更多時間用於穩固加強自身,強者恆強,求同存異,不缺投奔者。”

吳奇平靜地說。

李宓嘆了口氣,有些無可奈何:“尊者外聖內王,是我落了下乘。”

吳奇猛地站起來:“走,去監幽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