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夜叉選擇(第2/3頁)
章節報錯
黃四郎悶悶道:“要成為舍人,也得妖將去了,可真正日子過不下去的都是下面小妖。”
“目標不對。”
吳奇搖頭,糾正說:“不是要成為舍人,而是要定位大唐官府的民團民兵。”
大唐王朝國力強盛,給民夫的佣酬不低,但服公役者數量嚴重不足,願意主動來的大都不是青壯年。青年要麼讀書求功名,要麼修道禮佛,長安洛陽兩都之外,各道勞動力都長期缺乏。
各州府需要大量人力參與當地建設,最基本的修路,架橋,壘堤砌堰,都缺人手。
“尊者是說,讓陸行夜叉去做民夫?”
黃四郎恍然:“透過這樣來和當地官府搞好關係,獲取信任,是這樣麼?”
吳奇點點頭:“不止如此,若是能建立良好信譽,以後不論修路、建房、築牆,都可能僱傭夜叉。如此既有賺頭,也擴大影響,有了聲譽。”
“朝廷先做,百姓才會漸漸認同,後續就可能僱傭夜叉築房。夜叉群體才能因此壯大,有了第一筆酬銀,後面就會容易一些。”
婆娑世界的大唐,名聲是最重要硬通貨,因資訊傳播速度不快,官方途徑是最為可靠的資訊源。
百姓對大唐朝廷依舊最為信賴,朝廷頒佈嘉獎,就是最好的宣傳。
吳奇就從中獲利頗豐。
他正是解決了魂車木馬、誤喪鬼、馬幫王猛案等,才獲得了成都府乃至朝廷認可,後續種種紅利也是由此而起。
點點滴滴,聚沙成塔。
黃四郎一想就通:“原來還能這樣……陸行夜叉從未想過這種事。”
“不,肯定有夜叉想到過。”
吳奇輕聲道:“天下智者,何其之多。他們不會想不到,但他們就是不做,因為那太難,太慢。”
好逸惡勞是生靈天性,或者說本能,哪怕修行者也在一直與其對抗。
大多人都知道怎樣才是對的,但他們都不去做,因為做正確的事太難。
黃四郎沉默了一會兒:“尊者說的是,這樣最少需要數十年,才能建立口碑。比起這麼辛苦修路建房,絕大多數夜叉寧可選擇在山裡追逐野獸。”
“開頭總是難的。”
吳奇笑了笑:“不過一切積累,都要從最艱難的一點開始。修行亦然,要耐得住寂寞,需摒棄外界干擾,束縛內心慾望。”
“四郎受教了。”
夜叉肅然。
此時,避水獸也終於停下。
……
嚴道縣幽谷名為飛仙谷,就在水畔邊不遠,兩旁山巒疊嶂,遮天蔽日。山谷入口被幾副尖刺拒馬堵住,兩名揹負弓箭、手持長槍計程車兵正把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