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道不養廢物。”

吳奇冷冷看著龍裔少女:“修行不是遊山玩水吃飯化妝,若一點實用都沒有,就另請高明吧,道不同不相為謀。”

“貧道現在就能解你道兵身份,你只需記住,以後不可提及貧道的一切,也不要說認識貧道。”

李宓臉微微漲紅,咬牙切齒道:“少看不起人,我也有本事的。”

吳奇伸手示意:“請講。”

李宓沉默了一會兒:“你修的是神道,我多少知道一點。你需要積累眾生願力,以提升修為,穩固神位。”

“然後呢?”

“神道神祇,神樞可以不斷溫養壯大,神樞足夠強盛,就能敕封偏神、神將、神兵。就如一座山的山神,可為山巒設下河神、樹神。”

李宓講話節奏不快不慢,卻直指核心。

“道長你敕封我們這些道兵,卻沒充分利用,甚是可惜。”

她指向東廟神像:“唯有這位竹妖少年,道長是用對的,讓他在此收取禱祀,對他修為也有裨益。”

“道長僅憑這一座化身像,不論收攏禱祀還是擴大信仰,都很困難。當務之急,是再建化身像與廟宇,散佈其他地方,時間越早,得到回報越大。”

吳奇當然知道這點。

問題在於,想再找一副三清像何其之難,他現今毫無線索。

李宓突然想到了什麼:“不過,道長情況與大多神道不同,道長是得了以前‘不死道君’的衣缽傳承,對麼?”

吳奇反問:“你知道不死道君?”

“當然。”

李宓得意道:“家母曾隨外祖父珉水龍王一同去武當山,外祖與武當山真人就說起過。”

“不死道君為蜀地古神,與先古太陽神鳥為同時期神道。”

“大多人聽過太陽神鳥的傳說,卻不知曉,太陽神鳥其實僅僅是不死道君的偏神……我也是幼時聽家母所講。”

她回憶說:“道君似乎是神道之中比較特別的一支,外界所知甚少,哪怕現身的也大都是其麾下偏神,如早期太陽神鳥,後期魑斂鬼王。”

“你幫過我,我也會幫你。”

李宓神神秘秘道:“在武當山上,就有一尊不死道君像,和東廟這尊一模一樣。”

吳奇目光一凝:“當真?”

“當然是真。”

李宓點頭:“那道君像就在小蓮峰上,現在雖過去百年,但想來沒變。”

吳奇這次問的很細:“小蓮峰上神像,令堂親眼所見?”

“家母親眼所見,說和城外廟神一致。”

李宓對他的懷疑有幾分不滿:“那地方對所有武當山弟子公開,真人鼓勵他們去神像邊悟道,看與不死道君有無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