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證供詞都需要當事人反覆簽押確認,辦案者如許叔靜也得在許多文書上籤押,包括調動人員車馬、出具文書、申領公牒等,上次吳奇在監幽衛已見識到了一二。

如今益州司一把手司都尉朱忻城下場,那這些流程規矩就可免都免。

吳奇讀了一遍供詞。

許叔靜寫得很講究,只說道長吳奇與武僧釋然一起對抗屍傀,雙方負傷,屍傀離去。其中鬥法細節都是春秋筆法,看似描述不少,實則沒一個關鍵詞。

不論赤目童子、佛兵拳甲還是文寶,他一概沒提。

吳奇不由感嘆,這就叫專業。

他確認無誤簽押。

許叔靜將供詞紙張輕輕抖了抖,讓墨跡能更快乾涸。

“兩位舍人一路追蹤,還是斷了線索,甚是可惜,想來是幕後那煉製屍傀者出手了。”

他捲起竹紙,將其納入竹筒裡封好,這才放回隨身包裹中。

“不過屍傀既已被發現,官府各司曹都已打起警惕,不論背後主謀打的什麼主意,都絕不會得手。”

“倒是道長,還需小心。”

許叔靜一臉正色:“根據兩位舍人,鶴道人和胡小刀所說,屍傀背後煉製者修為不俗。能準確破開惠陵的隱匿法陣,取昭烈帝屍骸煉屍,不論是魔修還是妖鬼,都是兼具頭腦與實力者。”

“此人佈局謀劃良久,卻被我們機緣巧合破了局,必定不會善罷甘休。相較而言,釋然法師和道長有面臨被報復的危險。”

“不如道長暫且下山,在監幽衛衙門住一段時間,待那幕後黑手落網再回來不遲。”

吳奇看向許叔靜:“許大人,貧道若是下山,對方亦能報復浮雲觀,到時又如何?”

許叔靜一時語塞。

他到底是公門中人,背靠朝廷,根本不擔心團體層面的問題。若是有不開眼的對大唐官府挑釁,朝廷會讓他知道什麼叫做國朝鐵拳。

“修行一途,本就是險難重重,若對方真來浮雲觀,倒是一樁好事。”

“貧道許久未見御劍閣的飛劍了,甚是想念。”

許叔靜聽得一愣。

他發現自己忘卻了一件事。

浮雲觀前身御劍閣,那是人皆如劍的勇猛修士之地,哪怕劍子吳正言已死,改閣為觀,過去一口氣尚存。

監幽衛內部密錄中寫得清楚,御劍閣最利的那一把劍,並非吳正言,而是其父“青白雙截”吳道繼。

吳奇話鋒一轉,又笑道:“許大人是關心則亂,那幕後主使頭腦清醒,不做無謂之事。”

“比起追殺貧道與釋然法師,還是繼續煉製屍傀,調整方略,以再圖他法為重。”

他心裡其實有幾分不確定。

若僅僅是意外被撞破惠陵藏屍傀,自然犯不上惱羞成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