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時間竟然語塞。

“好!”

炰烋放下筷子,雙手抱拳:“多謝道友!”

吳奇回以拱手。

“不過道友,你這面為何如此鮮香順滑,既有山珍之清新,又有海味之醯醢(xi hai)……不可思議。”

炰烋是一老饕,唇齒一嘗,就辨出這一碗麵裡種種細膩之處。

吳奇贊:“道友好眼力。”

一碗精心烹煮的好面,也需要懂行的食客相配。

若干配菜中,蕹菜就是空心菜,夏蔥即小蔥(冬蔥為大蔥),加上大蒜在內都是吳奇在浮雲觀內自種。

兩枚雞蛋是上次女童早霜送的禮物,小張很大方地貢獻了出來。

豆醬清是醬油前身,本地有人釀造,味道較醬油略清淡。

最關鍵是湯頭,湯頭以香蕈(xun,即香菇)和薑片熬煮,倒入碗中,自然鮮香。

經以上步驟,就煮出了一碗平平無奇的豬油掛麵。

製作流程倒不復雜,只是需要耐心與細心。

但凡事怕比較。

蜀縣幾個麵攤做面都是以豬油鹽巴打底,澆一丁點骨頭湯花子,本地百姓也都習以為常,不覺難吃。

吳奇實在受不了那股味兒,基本都是自己回道觀煮麵,師兄陳皋老是提醒他早早回觀,就是想蹭吳奇廚房手藝。

“我總算知道,為何道友看不起麵攤子上的面。”

炰烋將最後一筷子面咀嚼下肚,臉上意猶未盡:“吃過道友的面,蜀縣其他麵食就很難看得上眼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

藤妖用袖子擦了擦嘴:“道友,近日蜀縣不太平,道友不妨在浮雲觀裡多修行一段日子。”

吳奇點點頭:“貧道也覺如此。”

對方見他聽勸,不由笑道:“道友真是妙人,大多修士要麼自視甚高,要麼眼無旁騖……如道友這般道心堅韌,卻又審時度勢者實在少之又少。”

吳奇說:“趨吉避害,人之本能。”

做人要有原則,做事卻不能太頭鐵。

明知危險卻以身犯險,實在不智。

青城山結丹的道傳弟子都被鴉鬼陰了,這事已經越鬧越大,青城山必定還會有高人下場。

不論鴉鬼是何來歷,驚動五道七寺的大修士,它應付起來也會越漸吃力。

吳奇當務之急還是繼續修行。

他能感覺到,自己距煉氣中期僅一步之遙,渾身靈氣都在隱隱翻滾,拓展經脈就在這幾日。

吳奇的小目標是築基,這樣才能修行浮雲觀劍法術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