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化緣之術(第1/3頁)
章節報錯
香爐妖事涉幽鬼,監幽衛啟動一系列偵緝核證流程。許叔靜天天靈顯王廟、監幽衛衙門、成都府衙門來回跑,也有兩次來浮雲觀讓吳奇簽字畫押,人都憔悴了不少。
白玉簫和紅綾也正式結伴離開蜀縣,開啟益州採風之旅,為接下來趕稿尋找靈感素材。
張瘸老告訴吳奇說,自己已沒什麼可教,讓他不必再來。
東廟那邊,小張鎮守的三清像也一直沒有香火反應。
趁難得閒暇,吳奇在蜀縣東市逛了一下午,購買全新的降魔六寶。
此次他不僅補充了糯米、粗鹽、茶餅,還花三兩銀買了一匹絹。
唯有瓷器是個難題。
六寶中瓷最昂貴,坊市間向來有一兩銀一兩瓷之說。
吳奇到瓷器鋪子一逛,才發現實情比傳聞更離譜。一個普普通通的小瓷瓶就要十幾兩銀,工藝稍好,釉色複雜一些的都是同類數倍數十倍的價碼。
他懷疑,這背後是奸商故意哄抬價格。
耗費了一下午功夫打探,吳奇這才瞭解,瓷器價格居高不下確實是有原因。
大唐各州縣市集出現的瓷器,都來自各大瓷窯,大瓷窯中官窯過半,不論私窯官窯都需按鹽鐵司要求出窯。
燒製一件瓷器,從瓷土開採處理到制泥拉坯、修整燒造、打磨上釉就有一百多個工序,每道工序都需要專人負責,工藝流程繁瑣。
光一窯燒下來就需要上千斤木柴,有的還需要特殊木料,更不提各種運輸損耗,人力物力花費巨大。
再者是瓷器本身成品不穩定,按規矩,必須完美無缺才能出窯入市,殘缺瓷器也無法用以施法。一窯下來也就一二件瓷器符合,其他都得砸碎毀掉,成品率不到一成。
這些都還是普通大路貨,精品瓷器價格更是難以估量。
瓷器本就是一種高昂奢侈品,普通百姓根本沒有那個餘錢去購買使用。
因此瓷器鋪都在東市,這裡的顧客大多是附近達官顯貴,也唯有這些群體才願耗費大量銀兩購買。
逛來逛去,吳奇最終咬牙選了一個巴掌大小的白釉罐,花去了十兩銀子。他兜裡如今只剩五枚銅錢,就夠兩個饅頭。
他不由再次感嘆。
財侶法地,財侶法地啊……
沒錢?修行個屁!
回家好好讀書吧,考中進士以儒入道,比修道成仙機會大多了。
吳奇用一方麻布將白釉罐包了幾層,又放在裝了米的米袋裡,至少能稍微緩震,免得沒到用時就裂開來。
“道友,你也在?”
一箇中氣十足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吳奇回頭看去,見是釋然。他依舊身著僧衣,一手禪杖,一手持缽,背了大木箱,魁梧挺拔的身軀在人群裡鶴立雞群。
釋然與之前唯有一點不同,他左眼發青,右臉紅腫,似乎捱了一頓揍。
吳奇立即想起:“法師已從峨眉山切磋回來了?”
許叔靜說過,釋然與一位普賢寺武僧約架,算算日子,的確該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