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幽佛辯經(第2/2頁)
章節報錯
釋嗔頭頂金身依舊在頌唸佛理。
忽然,幽鬼裡傳來一個聲音。
“佛法所求為何?”
釋然順著聲音望去。
發聲者位於東側,來自一尊青釉褐彩詩文壺,其表面題有詩句。
「春水春池滿,春時春草生。春人飲春酒,春鳥弄春聲。」
詩文壺裡顯出一個人,此人頭生一對小彎角,小眼闊鼻,長得不怎麼討喜。
然而釋然卻不敢小看。
這位卻是幽籠唯二的玄幽之一,諸多幽鬼裡排序第二,被以貳為名。
釋嗔金身答曰:“無上正等正覺。”
貳笑了一聲:“據我所知,儒釋道三家。儒家講自強,佛家講自證,道家講自然。”
“三教各有說法,但大體而言,儒家以人謀事,講的是人道。”
“佛家言辭多稱靈山,修佛至極便可渡往靈山,位列金身,卻難以法身折返,唯有轉世之說。無法公諸於世,讓世人去證明,唯有自證。”
“法師所想,無非是讓我們這些來自幽冥的罪孽深重者,能皈依佛門,修習佛法,有朝一日渡往靈山。”
“如此一來便可減少業報,遏制幽鬼製造禍端,甚至還能變為靈山護法。”
“對否?”
金身道:“常遇善友,永斷魔罥,破無明殼,竭煩惱河,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愁苦惱。”
貳嘆了口氣:“我以前也遇見過佛門金身,同你一樣,只會引經據典,猶如人偶……不過你們想過麼?將世間萬物以佛經陳述與解剖,雖總能自圓其說,但終究是另一種管中窺豹,信者本就會信,不信者愈加質疑。”
“不過這也是你們靈山的風格就是,儘可能尋找信者……氣魄與革新上倒是不如西嶺了。”
金身繼續說:“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對佛前求懺悔。”
“那僧人,你能讓它別說話麼?”
貳看向釋嗔:“實在不想與靈山的這些鐵腦袋交流了,它們總是對牛彈琴,你來與我相辨。”
釋然慌忙出來道:“這位……道友,師弟修閉口禪,無法說話。”
“那就你來。”
“貧僧?”
釋然一愣。他本想說,貧僧是武僧,文僧才擅長辨經……不過面對幽鬼,作為佛門弟子,他卻開不了這個口。
於是他一咬牙,迎頭上了。
“這位法師。”貳開口道:“佛教、佛門與靈山一體麼?”
“不是。佛教是佛法在婆娑世界信徒們因信仰而成的宗教,佛門是宗派,靈山卻是佛法理想之鄉,也是歷經萬千劫數的諸佛所在。”
釋然摸不清對方套路,選擇了四平八穩的回答。
“很好。如此說來,佛教是宗教。”
貳笑了笑:“那麼宗教是宗教,信仰是信仰,對麼?”
釋然覺得哪裡不太對,但他又說不上來。
“在一些世界裡,是先有宗教的原始崇拜,而後自宗教誕生確立了原始神靈,簡而言之,先有宗教,後有了具體信仰。”
“但在婆娑世界裡,神祇本就是天道設立的存在,這是頗為特殊的一點。”
他抬起手指:“也就是說,信仰先於宗教。”
“當然,這先後順序只是不同世界規則的不同,所造成的一個差異,並不影響本質。不論是先有神的世界,還是先有宗教的世界,同樣擁有一個廣泛的真理準則。”
“這準則便是:宗教需要信仰,但信仰並不需要宗教。”
“簡而言之,信仰是高於宗教本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