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為一黃階神樞,與珉水同等。作為黃河最大支流,其下有幾十條河流支脈,覆蓋範圍極廣,而且途經大唐都城長安。

這河神名沅,擔任河神以來已是第二任,本是一名妖仙,一向低調內斂。

天子召其上朝覲見,被河神推諉搪塞,從三年前一直推到現在。

加之不久前黃河連番氾濫,淹死了不少兩岸百姓,毀掉了許多農田。

天子怒斥河神,再次責令其到長安陳情。

河神再度拖延。

這次天子沒有再忍耐,直接令吳道子攜天子劍,帶大儒們,以大唐國運強行破開神樞,一番交戰後將渭河河神沅斬殺。

大唐朝廷昭告天下,道渭河河神不仁,借天災殺戮百姓,不思悔改,極其惡劣,將其斬殺,以儆效尤。

此公告一出,再次天下譁然。

大唐強勢激進的風格,再次讓所有人意識到,神權君授不是開玩笑的。

上位神祇不談,普通小神,這下子不僅要應對天道的檢查,還得注意這位人間君王的意志……否則也難保自身。

“……父親從昔日舊友處得到一條隱秘訊息。”

敖姝深吸一口氣:“此事背後,是因大唐的幽冥天子命不久矣。急需要找一神位,維繫軀魄。”

吳奇皺眉:“天子是「虛幽王」,換一個軀體不行麼?”

“「虛幽王」是以天子軀魄行事,但若是更易軀體,大唐國運就要大大受損,不僅如此,也將難以駕馭國運。”

敖姝解釋說:“國運一道,本也是凝聚千萬百姓民眾之「弦」,以震天道,故而能崩山催石,改天換顏。”

“換了軀魄,天子就難以再承「王道」,無法馭用國運之力。”

吳奇這才明白。

難怪真天子雖死,軀魄卻依舊被「虛幽王」所用,事關背後國運大計。

“不久前,劍仙袁不二隻身入京,想要勸幽冥天子讓位,還政於大唐黎民百姓,天子拒絕,因此帝師劍聖裴旻與袁不二生死相搏……”

兩人之間的交戰,不僅僅是彼此劍道抗衡,也是對王道和天下之道理解的對撞。

裴旻為首的一干人等認可幽冥天子,認為大唐皇帝,以功績而非血統論,種族並不重要,只要大唐能國運昌盛,繼續繁榮便是大唐之主。

袁不二卻代表了另一群人的思想,幽冥為異己,終究不可信,哪怕一時間與大唐整體相安無事,甚至蒸蒸日上,但日後卻是巨大隱患。

理念之爭猶如大道之爭,這才有了驚天一戰,雙方互不相讓,都被逼得離場。

敖姝繼續說著:“袁不二與裴旻之戰時,太歲幽王卻趁機偷襲了幽冥天子,將天子之身毀了大半,畫聖吳道子都來不及救援,太歲幽王隨即逃之夭夭。”

“這才演變成了目前的局面。”

“幽冥天子軀魄受損嚴重,必須以非常之法修復,本身就有汙點的渭水河神卻是最合適下手的神祇。”

“於是大唐斬了河神,設法將神位鎖定在天子身上。”

“只要天子為河神,天道之力便能將其修復,又能延續數百年。”

吳奇聽得目瞪口呆。

原以為自己的路子夠野了。

「虛幽王」這騷操作……也是一套一套的,果然不能小看天下人。

他忽然意識到一個重要情報:“慢著,你說,太歲襲擊了幽冥天子……他們之間內訌?”

“看起來不止如此。”敖姝猶豫了一下:“但此時過於隱秘,卻是沒有直接證據。父親認為,或許很早開始,「虛幽王」與「太歲幽王」就存在了分歧。”

吳奇道:“倒是有一個證人,可以驗證。”

……

南海龍宮主殿裡。

已經變成夜郎古竹根系的三相幽王,此時正用力吸納「夜郎香」,臉上顯出一種病態的愉悅,眼裡神志已經越來越少,整個人徹底淪為了慾望控制的癮君子。

“虛幽王,太歲幽王,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