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兒吃了草,頓時開始打擺子,響鼻打個不停,就像是得了重病一樣。

商人一臉得意。

當證人的漁民低聲道:“王老爺,你這回虧大了,咱們是真去了那南海神市……神市裡有高僧,有海神,有能飛的道長,到處都是人,可熱鬧了。”

商人叫做王成志,也是琅琊王氏的分家後代,在嶺南道做魚、米、豬的生意已有兩代。

“青城山,龍虎山,武當山,茅山都在那邊有人呢。”

王成志心裡覺得不太妙。

忽然,那打擺子的馬一下子站了起來,腳站得穩,脖子也直了,它仰頭咴了一聲,聲音洪亮,還帶著龍吟!

船老大騎上馬:“這馬是我的!好馬,咱們走!”

龍馬腳下一發力,頓時就沒了影子。

王成志腦子發矇,壞了,賭輸了一匹馬。

漁民又說:“那試馬的,就是朝廷監幽衛的舍人呢。朝廷肯定也要買「龍芻」的,王老爺你這回可吃虧了。”

朝廷也要買?

王成志猛地想到,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若能囤積一波這尚屬稀有品的「龍芻」,那大唐各路權貴巨賈,必定會趨之若鶩!

“蒲老大,蒲老大,等等我。”

他跨上一匹馬,也朝前方追去。

……

吳奇看著遠去的朝廷船隻,打了個哈欠。

朝廷來的比想得更快。

許叔靜獻上「龍芻」,那邊就反應了過來,左相房玄齡親自覲見天子,由天子下令,梁王李澈乘船而來,談與神市合作事宜。

梁王李澈,本是太子黨,所推崇的國策也是休養生息、對幽鬼徐徐圖之,屬於發展黨。

不過太子被廢,他就變成了這一主張的旗幟,與少壯派算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

少壯派目前的扛旗人是嶺南道肅王李雋,其應對蝗禍時表現積極,立下了不少功勞,他提倡是主動出擊,提前殲滅一切對大唐有隱患的敵對者,其中最大敵人自然是幽王。

目前朝廷上,少壯派已佔據了絕對話語權。

談南海神市,天子沒有派肅王李雋,而是梁王李澈來,說明他也在制衡前者,給後者立功的機會。

吳奇略略一想就明白過來。

敖姝與梁王談了談,最終確定了第一批次的交易方式與價碼。

龍宮提供一千株「龍芻」,大唐朝廷支付總價值兩萬法錢的補氣丸、築基丹與靈草種子。算下來,差不多一匹龍馬一百法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