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唐方術範律(第1/2頁)
章節報錯
被限制出行的浮雲觀裡。
吳奇的安全返回,讓眾人都非常振奮。
南海秘境向來是難易交替,若上一次秘境開啟較為平靜,下一次必定會兇險,這也是神樞內神力潮汐對外形成的一種規律。
五年不見,嚴長老依舊一點沒變,他挺著肚子,穿著洗得發白的道袍,面容和煦。
“人沒事就好,出門在外,安全第一,就是最大的機緣。”
他笑呵呵道:“只是婆娑世界發生了不少變故,你還需要適應。”
吳奇點頭:“沿路的確瞭解了一些。看起來,朝廷風向也有了一個明顯的轉向。”
此前寬鬆包容政策,已改為了嚴格清查。
這改革是自上而下、由內而外。
內因起點是太子被曝出與妄周幽王的私下接觸妥協,御史大夫程芝在朝堂以死相諫,又有東都一干官員出面作證,太子出事,動搖了皇權之本。
此事要拆成兩部分來看。
一是儲君之爭又將開始,太子所主張的政治方針也將連帶受到批判和清理,激進的少壯派抬頭。
二是朝廷背後有力量在推動,只可能是親王站隊,這才給予了程芝他們發難的契機,這是內部出了問題。
天子收緊權力,即要重整秩序,也是要敲打這股不安分的力量。
欽定的太子他們都敢染指,這已經是對皇權的僭越。
對外表現出來,就是連帶相對獨立的三教和妖鬼,都變成了被整飭的物件。
“《大唐方術範律》,這是半年前朝廷頒佈的一條新律。”
嚴長老從書架上取了一個小冊子,遞了過來。
吳奇大體翻閱了一下。
這範律用來約束大唐行走的所有修行者,有三條最重要規範:
禁止沒有朝廷授權下對百姓使用術法;禁止在州府等聚居地非法鬥法;禁止私自招募弟子(收納弟子需要對朝廷監幽衛申報名單,讓朝廷登記在冊)。
吳奇腦子裡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是要禁武?”
“大抵如此。”
嚴長老飲了一口茶,坐在椅子上:“朝廷進一步擴大科舉名額,繼進士科、明經科增加了術數科,各種術士、方士等修行者都能參考。”
佛門僧人開始大規模行走人世間,其中武僧降妖除魔,文僧宣揚以和為貴。
五大道門則是被朝廷要求自我審查,以肅清道門之內的不法之徒、與幽鬼邪道有染害群之馬,甚至派出了監幽衛到各宗門去“配合行動”。
原本道門修士入世極多,現在則是更傾向於出世,要麼居於宗門潛修,要麼在深山老林悟道。
連帶著,本是武風盛行的民間百姓們,在一系列宵禁、禁刀令等補充措施下,也變得越來越趨於保守。
吳奇聯絡許叔靜此前講過的朝廷變故,心裡有了一個猜測。
“長老,我猜,此舉是天子為了穩定外部環境,因此以高壓策略一刀切,他要清理朝廷內部的一些派系了?”
“誰知道呢?”
嚴長老放下茶盞:“倒是有一件事很明顯。範律頒佈後,佛門興起,二三流宗門想要獲得民間資源,會困難許多,更加仰仗朝廷鼻息……若局面不改,道門將會日益衰弱。”
此番《範律》頒佈,強勢宣告了大唐朝廷的宰制力。
五大道門都毫無議價能力,一方面是因朝廷的確足夠強力,二是千年幽劫在即,作為幽王最重要獵物的道門已無暇他顧。
陳皋也補充道:“據我所知,許多道門修士都朝著朝廷流入,變成了朝廷的舍人。”
過去修士們不願當舍人,但如今動盪複雜的環境下,一家獨大的大唐朝廷反而是最有力的靠山。
於是一部分修士偷偷答應了朝廷招募,脫離了原本宗門。
人往高處走,實屬正常。
“師弟,你離開這幾年,前後劇變簡直像夢一樣。”陳皋攤手:“現在就連浮雲觀都要被封鎖,也不是完全不能離山,只是需要報備,許參軍這方面已經算是大開方便之門了。倒是白玉簫和紅綾,取材很是困難……這幾年裡光是找素材都到處被關卡阻攔,一本書都沒能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