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龍剿幽(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個顯而易見又容易被忽略的事實:幽並非是無腦送死的弱智。
大腦簡單的蟲子都知道趨吉避害,更何況有幽鬼寄生的生靈。
吳奇耗費了一個月功夫,在西嶺外以化形術變化成道兵模樣,以逆鱗香引誘大幽前來,又擊殺了兩頭黃幽、若干徑幽後,同類死亡讓幽鬼們彷彿變得聰明瞭起來,不再到可疑的海外尋找逆鱗香。
哪怕點燃了逆鱗香,也只有零零散散的徑幽會遠遠圍觀,它們並不著急過來,通常是表現得很有耐心,就像是身經百戰的狼群。
這種局面讓吳奇很是鬱悶,最終費時費力,卻收效甚少。
再者是,南海秘境外圍的幽鬼數量不如想象那麼多,或許這和龍伯國巨人現身,秘境幽冥陷入頹勢的局面有關。
龍伯國首領刑天的出現,更像是一次幽冥之力的強力反撲,頗有些迴光返照的跡象。
然而即使如此,吳奇也收穫了超出外界狩獵幽鬼的香火。
他本身積蓄已有兩千五百份香火,加上又誘殺一頭大幽(四百香火)、六頭徑幽(四百八十香火),連同大唐朝廷剿蝗帶來的一千二百香火,總計積累已到四千五百八十份香火。
神像上香火璀璨,猶如萬千火燭。
吳奇卻不敢隨便動用這一筆香火。
他發現自己再次錯估了香火獲取的難度。
原計劃裡,婆娑世界轟轟烈烈的剿蝗驅蝗行動中,隨著大唐朝廷不斷放逐蝗群,吳奇獲得的香火該越來越多才對。事實上,他只在最初時得到了大筆香火。
現在一月過去,按照離開前的局勢,蝗群應該不出意料被驅逐了許多,河南河北都應該被收服大片區域,落到自己頭上的香火卻沒多少。
最初失望之後,吳奇開始思考,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他將自己的猜測請教黃天。
“確實如尊者所想那般,香火是會分流的。”
黃天給出了肯定的答覆:“因香火其實是「弦」,必須以生靈願力撥動天道,以天道反饋到祈願所至,哪怕並非修行者,也能得到一些好處。修行者則是能充分利用這一天道迴響,進一步修行精進。”
“概而言之,這可以看成是祈願者、天道、被祈願者之間的一種力量流轉。”
“被祈願者多,「弦」的力量就會被分散。”
他舉了一個例子:“以前,我所鎮守的三清像不遠處還有一座古剎,裡面供奉了菩薩。百姓會到三清像和古剎去祈福,他們不知鬼魅被我所擊殺,因此香火也被那古剎裡供奉的菩薩所分流,這就是以供奉獲取香火的一個問題。”
“若是信仰寄託越多,「弦」分得越是稀薄。所以大多情況,都是一片區域設立一個廟宇。”
“尊者這次更是要與大唐朝廷搶奪「弦」,難度更是巨大。”
黃天解釋道:“歷朝歷代,國運同樣是「弦」的凝聚。大唐如此強盛,朝廷裡必然有高人持續關注「弦」的流動,此番蝗禍席捲華夏,國體受損,本就損失了「弦」,自然要從百姓重燃的信心裡獲取。”
“尊者能拿到數千香火,已是很不容易,這也必定是大唐朝廷的默許,但要拿大頭顯然是不可能的。”
吳奇撓了撓頭。
果然,任何事的紅利期都是有時限的。
開頭的時候風險最大,但亦是最好機會,往後其他勢力入場,能得到的利益就少得多了。
這還是沒有其他神祇下場的情況。
“獵殺幽鬼倒是沒有這麼多限制,殺一頭就有一頭的香火。”
黃天對殺幽還是最有興趣:“尊者,只需多多獵殺幽鬼,也能得到數量龐大的香火。一頭黃幽四百香火,十頭便有八千香火!”
“雖然大幽也會逃逸,但只需多換幾個地方,哪怕每一月能獵殺兩頭大幽,一年就有近萬香火!”
吳奇扶額:“不是這麼算的……”
南海秘境的大幽彼此間彷彿能傳遞某種資訊。
第一天吳奇還能擊殺三頭,接下來一個月卻只找到了一頭,這顯然是大幽們都得到了某種警報,都在避開自己。
敵人也在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