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奇和呂青青抵達武當山門時,謝白象已在等候。

“呂師姐,吳師弟。”他拱手作揖。

“殷師叔呢?”吳奇左右張望,沒有看到殷羅浮的身影。

“師叔去杜師祖處領取禱祀龍鱗。”

謝白象嘴上說著。

他對吳奇的心情很複雜。

幾個月前,還是他在山門處對吳奇進行劍試山門,當時就被對方野路子撂倒,讓謝白象耿耿於懷許久。

雖說敗就是敗,但他還是不服。

若是正兒八經的鬥法,謝白象自信不會再次著了道。

此後,謝白象苦思冥想以應對吳奇的方法。

那兌子的法寶,自己暫時無解,不過吳奇本身過於依仗肉搏廝殺,有專門術法應對這樣的捨身搏命流。崔佛海師兄就做出了一個表率,讓吳奇十分難受,做到了術法剋制。

謝白象不斷推演篩選,終於摸索出了一套可行辦法。

但看到吳奇劾召出妖王,他這才意識到,原來對方露出的手段只是冰山一角,還有許多後手殺招。

於是他斷了繼續爭鋒的念頭,調整心態,在住見峰靜心修行。

年底大比再敗,謝白象不憂反喜,因為他明顯感覺得到,自己鬥法實力又有精進,而且道心更加穩固。勝負欲不再是主導,而是不斷試探挑戰自己的劍術極限。

他隱隱感覺,自己不久之後,就能破丹結嬰。

雖然只有六轉,但謝白象已不再苛求完美。

天道都有缺,要去追尋那極其遙遠的完美無漏,反而會忘卻了最初修行求仙問道的初心。

仙不過是問道之人所走之路罷了。

世上英才總是層出不窮,少有不敗的修士,修行是漫漫長路,只要還在路上,就依舊有那一線機緣。

這次能被選中,作為武當山三名秘境修士之一,也出乎謝白象的預料。

殷羅浮卻罕有地點評他說:“道心通透,這一點你已超出了天下絕大多數結丹修士。太多修士注重於外道,而忽略了內道,人人都知內外兼修,卻知易行難,沉溺於術法玄妙。”

謝白象心裡有幾分奇妙。

機緣這種事,真是很難說得清。

要說一切改變的起點,還是與吳奇那兩次鬥法切磋。

“師弟,多謝。”

謝白象的感謝讓吳奇莫名其妙,不過他也回應:“師兄太客氣,都是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