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1/3頁)
章節報錯
接下來,吳奇開始高強度地排程。
「疏蝗燭」配置流程被他分成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原料研磨與配比,這是戴奕最著重關注的環節,也是他負責,對精細程度要求也最高,好在有呂青青、李宓、阿錦打下手,勉強人手足夠。
第二部分是融蠟與冷凝,即將熱白蠟與藥粉攪拌,確認藥性均勻分佈,再以木質模具進行塑形,由青羌負責。
第三部分是校驗環節,即從每一批「疏蝗燭」成品裡抽樣進行測試,確保藥性與質量符合要求,侯莫陳魏把關。
好在吳奇經歷過工業時代,對流水線多少知道一些,因此給出了相對明確的環節步驟和各自職責。
最初他不得不反覆講解,讓三名負責人彼此能明確職責,也知道自己不需要做更多的事,專注於自己步驟即可。
幾天後,眾人都已走入正軌,「疏蝗燭」產量也一下子提升上來。
平均每日能產出兩百斤藥燭,基本覆蓋戢水龍女的要求。
這段時間裡,婆娑世界裡各種事件卻是層出不窮。
首先還是萬眾關切的蝗禍。
淮南道淪陷於蝗群,山南東道也被蝗群大規模入侵,要不是以東都洛陽為首的都畿道穩住局勢,以多種辦法遏制飛蝗,蝗群就能直接西進,威脅京城長安。
更遠的地方,河北道受災嚴重,糧倉遭到毀滅性打擊。
引起的連帶反應就是難民有了百萬之數,大量難民朝著西面逃難,衝擊沿途的州府秩序,一時讓糧食更加吃緊。
蝗災區更加慘不忍睹,滯留的百姓不僅需要忍飢挨餓,還需要躲避趁亂而起的盜匪與黑幢天子邪佛信徒。
另一方面,三教內部也出現了分歧。
佛門統一出世,到處以佛法歸化蝗群,做出了一定成效。
道門大多都山門緊閉,因竊取天運壽元的道門修士向來是天劫鎖定的首選,哪怕派出門人,也是幫助疏散百姓,卻沒法深入應對蝗群。消極推諉的閣皂山更是被朝廷訓斥,封山一年以示懲戒。
儒士們則紛紛從書院出發,隨著平亂軍深入河南河北,以文光鎮壓蝗災背後諸多妖邪。
五道七寺尚有選擇,二三流小宗門卻是面臨一場浩劫。
尤其是地處東南一帶災區的小門派修士,為了保全宗門,不得不放棄當地基業,暫時遷移到劍南道、黔中道、關內道,其中又以到劍南道避難者最多。
據許叔靜所說,最近三個月,已有四個宗門到監幽衛益州司來簽押,要在劍南道重新開宗立派,重頭開始。
原因也簡單,除去兩都之外,唯劍南道正面壓制了蝗群,從一開頭就防住了蝗蟲,沒有讓它們擴大成群,堪稱治理蝗禍典範。
蝗禍身後,幽鬼也露出爪牙。
許多州府修士遭幽鬼襲殺,一時間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然而就是在這麼危機的關頭,又發生了一件不太適合時宜的大事。
青城山姚長盛登門閣皂山,挑戰閣皂山掌教葛先。
數日後,姚長盛又拜訪了茅山元符宮,與茅山掌教陶北翁一戰。
結果卻不為外界所知。
但明眼人一聽就曉得,姚長盛必然是贏了,因此才會繼續尋求一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