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朦朧小石橋,春風盪漾小竹筏。

夜無明月花獨舞,腹有詩書氣自華。

煩悶的日子,一過又是好幾天。

不過歷經了冷宮的磨鍊,這些都是可以忍受的了。

朝陽心裡暗暗下定決心,如果皇上再來,一定要侍奉好他,爭取早日解了禁足之令。

她明白,只有解了禁足之令,才有可能和宮外互通訊息,只有和宮外能夠互通訊息了,才能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

被困在宜寧宮中,就似在冷宮一般,是無計可施的。

只可惜天不遂人願。

皇上好像並沒有準備給她這個機會,那日之後就沒有再來。

眼看就是八月十五了,和寧太妃團圓的機會越來越渺茫了。

小青在和沈嬤嬤忙著準備中秋祭月的事情。

沈嬤嬤是原來過來教習朝陽的教引嬤嬤,後來瑾貴妃擔心小青年幼,照顧不周,便將沈嬤嬤留了下來,也撥給了朝陽,一同協管宜寧宮。

沈嬤嬤雖然是嬤嬤,年齡並不大,三十出頭,通曉禮儀,也算是宮中有點地位的大宮女。到了這個年齡還不出宮的,大半已甘願在這宮中老死的。

宜寧宮雖然是個獨立的宮殿,面積卻到宜陽、宜悅和宜華宮的一半。

其餘宮中有主殿和偏殿,住上好幾位妃嬪。

宜寧宮卻只設定一個主位,由一位妃嬪居住。

可以獨居一宮,享受主位之禮,也是很多妃嬪所向往的。這也是朝陽心心念念選擇宜寧宮的道理之一。

八月十五日,宜寧宮靜悄悄的。

遠處傳來飄渺的絲竹之聲。

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

後宮應是在舉辦中秋宮廷宴,朝陽應該是被遺忘了。

沈嬤嬤和小青早已在主院西南角設好香案,備好祭月物品,請朝陽過來一拜。

朝陽百無心思,草草一拜。

沈嬤嬤正色道:“中秋拜月是宮中妃嬪一等一的大事,昭容還是慎重對待。”

沈嬤嬤是教引嬤嬤,除了深的禮儀之教外,有時也肩負教導妃子、公主、郡主之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