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另一位明社人員,正好押解湖廣兩省夏季稅銀,經河陰、直隸進京的江漢按察使馮義河,也被委以重任,除順天府尹,兼提督五城軍務。

雖然很懵逼,但兩人確實是明社的骨幹,不憂天怨人,也不自暴自棄,而是馬上進入狀態,展開部署。

朱煥華立即以直隸巡撫的名義,釋出公告,通知京師周圍府縣的百姓,堅壁清野。百姓們儘可能地向京西山區轉移,官府派出人手,幫助搭建營寨,暫時安家。

再徵集青壯,集中在京營禁軍的營地裡,與調集過來的各地守備兵、鄉兵一併集訓。教官是僅餘的兩千鎮戎軍。

各城門大開,許進不許出,嚴查奸細。

京師城裡執行戒嚴,按戶籍清點人口。百姓一般只許在坊內活動。如有事出坊,需要開具路條,攜帶戶籍紙。

組織青壯,以五城兵馬司精兵干將為骨幹,組成巡防營,劃分割槽域,日夜巡邏,肅奸察賊。

一通安排下來,朱煥華忙得頭昏眼花,剛坐下來沒休息一會,馮義河急匆匆地跑了進來。

“明夏兄,還有件大事。”

“什麼大事?”朱煥華猛地一驚。敏感時期,他的心一直都是懸著的。

“通州城,還有廣通橋,有幾處倉庫,裡面的物資堆積如山。要是不盡早處理,就全便宜夷兵了。”

聽馮義河說完,朱煥華猛地站起來。

這確實是件大事。張家灣一戰,夷兵也損失不小,他們退守馬頭店和香河一帶,似乎是修整後再戰。也有傳言說夷人吃此一役,心生畏懼。

他們冒冒失失進入大順腹地,前面是牆高城雄,號稱天下第一雄城的京師。一時半會是攻克不下的。一旦頓師城下,各地奉詔前來勤王的兵馬,就能會像一群群螞蟻,蜂擁而至。就算戰鬥力再不行,耗也能耗死他們。

所以夷兵首領有此疑慮,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對於朱煥華和馮義河,這是難得的機會。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時機,趕緊把那些倉庫裡的物資運回京城裡來。就算來不及運,放把火也行。總之不能濟敵。

或許對於其他官員,這把火可能會猶豫不決。因為通州、廣通橋這些倉庫裡的物資,不知道牽連著多少權貴。搶運回城還好說,放把火全部燒光,那些權貴們不得恨死你。

所以有些官員寧可裝聾作啞,裝作沒看見,也不願意把這個責任背上肩。但是朱煥華、馮義河這類明社骨幹官員,想得卻完全不同。

實在不行,必須放這把火。至於責任,等老子活下來再跟你扯皮。

但是有機會搶運回京城,朱煥華還是願意去嘗試。

“這麼多物資,需要好幾萬人搶運。一旦我們有大動作,被夷兵察覺,很有可能就會出兵,與我們爭奪。到時候只能放火了。所以,必須組織足夠多的人手,在最短的時間,把兩處倉庫裡的物資搶運進京。至少有用的糧食、布匹等物資,必須搶運回來。這些守城都用得著。”

朱煥華的話讓馮義河非常贊同,只是他知道,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沒有那麼多人手。調集京師百姓?只怕會變成一場哄搶和鬧劇。

“我們需要訓練有素的民夫,越多越好,在最短的時間裡去搬回京城。”

朱煥華想了一會,做出了決定,“立即通知通州的北運河勞工聯合會,還有直隸轉運勞工聯合會。在最短的時間裡,搬運貨物。”

陸成繁趕到因軍指揮部已經是三天後,他著急地指出通州和廣通橋倉庫的重要。恍然大悟的波里傑連忙派出一支軍隊。

等他們趕到通州時,只有空無一物的倉庫,還有來不及搬走的物資殘骸,不大重要的它們被一把火燒成了灰燼。

波里傑等人懊悔不已,陸成繁卻在知道內情,陷入了沉思中。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