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覃北斗的決斷(第2/2頁)
章節報錯
從另一方面,王云為首的王門一脈,已經是朝中辦實事最厲害的一群人。要是跟他們起了隔閡,覃北斗力推的新政,以後誰去幫忙衝鋒陷陣?
新政不成,覃北斗就得吃掛落,皇上會毫不猶豫地換掉他。覃北斗要是走了,洪中貫在內閣就成了跛腳鴨,會被沈平安壓得死死的。
無法分權制衡沈平安,讓皇上能夠全力掌控內閣,洪中貫就失去了主要價值。青詞寫得再好,皇上也不會重用他。挪到翰林院做個掌院大學士多好,身份尊榮,還有更多的時間替皇上寫青詞。
所以這些事是一件連著一件的,一件壞了事,就會引起連串反應。
覃北斗想明白了洪中貫今天過來的深意,也知道自己必須做出一個決斷。
他只是稍微想了想,就把兒女親家陳啟連拋棄了。如此廢物,還不如王雲身上一件掛件有用。兩者對自己的幫助,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覃北斗斬釘截鐵地說道:“荊楚官場風氣不正,不作為無擔當,是要不得的。它現在是平定思播之亂的大後方,重中之重。各司堂官,尤其一省之長,不僅要稱職,更要有擔當。次輔,內閣必須把這件事好好議一議,耽誤不得!”
看到覃北斗表明了態度,洪中貫淡淡一笑,推心置腹地說道:“開陽兄,不要心裡有芥蒂。昱明兄才幹卓絕,就是性子太剛直。行事又往往用力過猛,與內閣和光同塵、調和陰陽的氣氛不符。這一點,皇上知道,昱明兄也自知。”
覃北斗眼睛眨了眨,含笑地點了點頭。
“開陽兄,你說昱明兄最出色的弟子是誰?”洪中貫又繼續說道。
“以前覺得是鄧成祿,後來覺得是曾葆華,現在看來,岑國璋無出其右。”
“是啊,昱明兄除了實務幹才,這收弟子教學生的手段是最令我敬佩的。東籬、舟山、桃洲三人已經是名士大儒;鄧成祿、楊瑾、朱煥華、薛昆林、曾葆華、丘好問、岑國璋,無一不是經邦緯國之才。尤其那個岑國璋...”
說到這裡,洪中貫那雙星目閃著這深邃的光芒,“開陽啊,要是那岑國璋庶吉士出身,恐怕會是我大順開朝以來最年輕的封疆大吏、最年輕的九卿、最年輕的六部尚書,和最年輕的閣老。”
說到這裡,洪中貫意味深長地說道:“可惜他不是,僅僅一介秀才,外加一個國子監俊士功名。太可惜了!”
覃北斗心裡一震,這個老狐狸,看得真通透啊。
知道王昱明的脾性,難以在內閣居中調和,做首輔甚至次輔的機會微乎其微。所以毫不遲疑地跟王雲結好,暗中達成盟友的默契。
知道岑國璋非進士出身,按照前盛朝傳下來的規矩,非翰林者不入內閣,他這輩子做到六部尚書就頂了天。這樣的人,不僅對洪中貫本人,就算對他培養的繼承者都沒有威脅。
所以岑國璋越是表現出才幹卓絕,他就越加提攜和支援。
難怪他能不聲不響地奪下次輔之位,青詞寫得好只是一方面,關鍵是他的老謀深算啊。以後的內閣,就是自己跟他...
不過覃北斗知道,想那麼多沒用,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把最大的對手沈平安請出內閣再說。
他打起精神來,對洪中貫說道:“次輔大人,其餘的都好說,辦了趙世寧,廣安郡王那裡,如何交待?他可是皇長子。”
洪中貫笑了笑,“開陽,顧忌太多,做事容易畏手畏腳。皇上春秋鼎盛,性情肅然,就恨的就是瞻前顧後之人。”
覃北斗聽到那句春秋鼎盛,性情肅然,心裡的某根弦猛然一響,連忙拱手道:“謝過次輔大人指點。”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