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開打前的部署(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們目前的優勢之一是佈局早,反應及時,已經在北、東、南三個方向遏止住叛軍的勢頭。還有一個優勢就是水師。東海海面上不說了,說了就是欺負叛軍。”
眾人忍不住一陣輕笑。
“長江左右兩路水師,主力是完整的,現在右路水師配合茂明師兄,水陸東進。左路水師退守崇明島和松江。我們在長江的水路通行是暢通的。”
“賊軍方面,他們收編了大量的漁船、貨船,還有瓜州、池州、安慶等幾處巡檢巡防營的投降,獲得三百艘經制戰船。但是噸位都不大,戰鬥力一般。”
“目前,因為我們陸路主力還沒有趕到,水師不願孤軍冒進。所以與賊軍的水師,保持著摩擦不斷,戰事沒有的狀態。你來我往,只要沒有太大的行動,都是互不干涉。”
停了一下,岑國璋繼續說道:“我們的第三個優勢,就是在叛軍的腹地有兩個據點。一是松江府的上海縣,寶山縣和劉家港。二是明州府的鄞縣和鎮海縣。蘇澹然和丘好問在水師和四海公會的支援下,把這兩處地方守得固如金湯。”
“這兩處據點,等於在叛軍腹裡插了兩把尖刀。透過海路,我們可以調運集結兵力,隨時出擊。松江可以直插嘉興和湖州,切斷江南與浙江的聯絡。明州向西可以直插嵊縣、義烏、金華,直掏賊軍老巢衢州;北可直上紹興,收復杭州。”
岑國璋看了一圈眾人,自信滿滿地說道:“有此兩處據點在,我們掌握著主動權。”
交頭接耳的眾人都很興奮。
當初岑國璋堅持不惜血本,一定要保持著這兩處據點,很多人不是很理解。現在再來看,簡直就是兩招高明至極的妙招。
有了這兩處據點在,己方掌握了極大的戰場優勢,對於平定天理教作亂,也更加有信心了。
“殊同,講講我們的進軍部署。”岑國璋示意薛孚,開始講解對東南亂事的進剿部署。
“根據明盟執委會的命令,在北邊,組建北線前敵委員會,以楊瑾為主任委員,景從雲和賈知秋為副主任委員,楊金水、岑毓資等四人為委員。”
“同時將江淮編練過的守備軍、衛鎮軍、鄉兵,編練成十三個步兵團,加上支援的陝甘新軍兩個步兵團,一個輕騎兵團,一個炮兵團,合計十七個團,組成北線軍團。任命景從云為軍團長,賈演春為錄事長。”
薛孚停了一下,等眾人消化完後又繼續,“在西邊組建西線前敵委員會,以薛昆林為主任委員,曾葆華和楊宗烈為副主任委員,馮義河、張志平、王貴等五人為委員。”
“將目前動員的湘鄂軍編為十六個步兵團,加上增援的陝甘新軍三個步兵團,一個輕騎兵團,一個炮兵團,合計二十一個團,組建西線軍團,以王審綦為軍團長,張志平為錄事長。”
“撤銷東南支部,組建東線前敵委員會,以蘇澹為主任委員,丘好問為副主任委員,盧雨亭、潘士元、劉道輔等五人為委員。將松江、明州的守軍編為九個步兵團,三個騎兵團,三個火炮團,合計十五個團,組建東線軍團。任命潘士元為軍團長,岑毓資為錄事長。”
“組建南線前敵委員會,以宋公亮為主任委員,楊宗勳、康正英、岑毓凌等四人為委員。將閩海投入戰鬥的部隊,編為十個步兵團,一個輕騎兵團,兩個火炮團,合計十三個團,組建南線軍團,任命楊宗勳為軍團長,岑毓凌為錄事長。”
看到薛孚講完坐下,在座的眾人交頭接耳,低聲議論著。
誰都知道,督帥麾下有兩員大將,王審綦和羅人傑。現在王審綦被放到了西線,那裡兵力雄厚,看得出是主攻的方向。
那麼羅人傑,沒聽到把他放在哪裡。難道他犯錯誤了,被暫時擱置?還有調出來的那麼多陝甘新軍,難道放在後方做預備隊嗎?
岑國璋看出眾人臉上的疑惑,他站起身來,站在地圖前,指著紅綠標識的敵我勢態問道:“從這種圖上,大家看出什麼來?”
眾人盯著那張地圖看了一會,晁大雄高高地舉起手,搶先發言。
“叛軍現在就像一隻大螃蟹。”
大螃蟹,你是怎麼看出來的?難道是你剛剛吃過,就覺得它像嗎?
聽著其他的人質疑,晁大雄跳了出來,走到地圖上指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