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的岑大人,大家此前分析靈武平叛之事,說西北苦寒,物產貧瘠,數萬大軍的糧草補給,怕是要悉數靠內地轉運。”
“沒錯。”
“當時你提出,除了轉運耗費巨大之外,還有負責轉運的陝西藩臺是非常關鍵的人物。說他等於捏住了數萬平叛大軍的命脈。要是有了壞心思,暗中斷糧一段時間,再精銳的軍隊也要不戰而降。”
“是的,”岑國璋點頭道,“當時我還說這個位置必須是我們自己人,否則的話我在前線會日夜不安。”
“只是大家分析出,提議王門一脈出任陝西藩臺,皇上肯定不答應。”
“沒錯。這麼大好的權柄,皇上怎麼可能放過。他老人家一向愛玩權衡,內閣先是三角鼎立,現在又是兩虎相爭,帝王權術溜得很。我們王門現在直接掌握著數萬精銳,還有在青唐任總督的鄧師兄。”
“皇上想到這些,估計晚上都睡不到覺。所以陝西藩臺一職,肯定不會交給我們王門一脈。”
蘇澹接住岑國璋的話,“我們也不願讓陝西藩臺一職落在清流、廣安王或者勳貴世家手裡。”
“沒錯,要是那樣,我寧願找出十個八個理由,哪怕忤逆聖旨,也不會去西北當枉死鬼。”
“這點,皇上和內閣想必也知道。所以陝西藩臺無非是從洪首輔和覃次輔這兩派的人馬選。只是這個敏感時期,我們認定了那一系的人為陝西藩臺,就等於站在他們那一邊。”
“是的。”
“可是你說,現在洪覃兩邊的情況還看得不是很清晰,希望暫時不要選邊,看看再說。”
“是啊,這就是問題根結所在。讓我好生苦惱,這些天一直沒有想出合適的人選來。”
“剛才我向昱明公請教一些事情時,他突然想到了一位合適的人選。”
“誰?”
“江南臬臺,李尉李大人。”
“他?”
“益之,這位出身胥吏,被當時還是皇子的皇上賞識,一手提攜,算是皇上最信任的人之一。只是他身份有些尷尬。”
“沒錯。李大人連秀才都不是。眼珠子和鼻孔長在腦門上的清流士林們,都看不起他,不屑與他來往。聽說以前跟他關係不錯的廣安王,也跟他疏遠了。前些日子李大人進京述職,想去廣安王府拜訪,都被婉拒。”
“益之訊息挺靈通的。”
“當然靈通啊,現在朝政波譎雲詭,要是還兩眼一抹瞎,到時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岑國璋嘿嘿一笑。
“而且我還聽說,這幾年,覃次輔與李大人也是日行漸遠,聽說是因為南緣公子的緣故,兩人起了嫌隙,誤會還越鬧越大。這個覃公子,真是個坑爹貨。”
“是的,這事我也聽聞過。這幾年,覃次輔與廣順王越走越近。受此影響,以前在潛邸時關係不錯的廣順王與李大人也日行漸遠。”
岑國璋搖著頭,一臉的嘆息道:“李大人才四十歲出頭,兩位有機會成為儲君的王爺,居然都開始嫌棄他。這前途堪憂啊。嗯,老師的意思我明白了。既然這位李大人成了真正的孤臣,又得皇上信任,舉薦為陝西藩臺,最合適不過。”
說到這裡,岑國璋有些遲疑,“只是我們王門一脈,反倒不好出面舉薦了。否則皇上會懷疑李大人跟我們有什麼貓膩。他一旦不是孤臣,皇上對他的信任就會減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