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首輔就這麼下臺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沈首輔,可惜了啊!”岑國璋長嘆一聲,“原本以為他藉著尊吳抑楊,吳妃誕下皇子這一招,還能鹹魚翻個身。昨天還欣喜如狂,第二天就因為慧星衝日,天降不詳,被迫請辭。這人生的大起大落,實在是來得太快了。”
“沈公的結局,在洪、覃入閣之時就已成定局。”王雲淡淡地說道。
“沈公不甘心啊。”蘇澹在一旁嘆息道。
“甘心,誰甘心?老師你會甘心嗎?澹然,你會甘心嗎?”岑國璋問道,“只是我不明白,沈首輔做得好好的,幹嘛要換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蘇澹說道。
看上去是天降不詳,正弘帝不想下罪己詔,只好首輔上去頂雷了。有心人都知道,這只是幌子。
實際上還是有人想讓沈平安下!只是現在有了絕佳的理由。
“為什麼要一朝天子一朝臣?”岑國璋繼續問道。
“更換大臣,是因為他們執行君上的國策不夠堅決。”蘇澹遲疑地說道。說實話,他對這個問題也滿是疑惑。
“我們皇上有什麼國策?”岑國璋緊追問道。
蘇澹愣了一下,有點明白岑國璋問話裡的意思,不過嘴裡還在回答著。
“廣開財源,清理積欠。”
“那沈首輔有沒有明裡暗裡阻擾了嗎?”
蘇澹想了想,好像沒有。
雖然實事都是在覃北斗在領頭辦理,但沈平安身為首輔,要是想在中間作梗,上至覃北斗,下到岑國璋、陳如海、李尉等人,都會十分難受。
可是這兩三年,沈首輔好像從來沒有這麼幹過。想到這裡,蘇澹忍不住也嘀咕起來,是啊,沈公首輔做的好好的,沒阻攔,不誤政,還事事配合,穩定著局面,就因為他是先皇的老臣子,所以就一定要把他換下去?
王雲在旁邊看出岑國璋的小詭計。
“澹然,你被益之引入套了。他此前總是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沈公在首輔位上做的時間夠長了,他不挪位,下面的人怎麼好一層層往上挪?”
“哈哈,老師,你真是目光如炬,一語中的。”岑國璋哈哈大笑。
蘇澹也明白過來,也是釋然一笑。
“沈首輔的事,只是一個引子。我只是在想,我們皇上有沒有明確的國策嗎?”岑國璋又問道。
“明確的國策?”蘇澹好奇地問道。王雲在一旁也饒有興趣地聽著。
“就是有沒有明確的目標,比如在五年後全國全部丈量田地,實現攤丁入畝,扶植工商,讓賦稅收入增加多少。然後再按照這個目標,制定具體的執行步驟。比如今年實現這些舉措,爭取達到什麼結果。明年實現那些舉措,又達到什麼結果。”
“然後每年總結一次,看舉措有沒有完全被執行,目標達到了多少。積少成多,五年後再看整體規劃實現了多少,總體目標達到了多少。”
蘇澹眼睛亮了起來,
“益之,你這麼一說,內閣做事就能有的放矢,不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下面的人也不會混日子的混日子,瞎折騰的瞎折騰。只是這個五年規劃可不好擬定啊。”
“所以要進行詳盡地調查。最開始的五年計劃,可以一邊先把當務之急做好,比如運河疏通、各條幹道擴建修葺、新修擴建內河海港碼頭。因為這些基礎的東西,什麼時候都可以用得上。”
“另一邊,可以利用這五年時間,對全國上下做出詳盡的調查。每個縣多少田地,出產多少糧食和其它特產。有多少人口,男女老少各佔幾何,交了多少賦稅...有了這些資料,我們才知道哪裡富,為什麼富。哪裡窮,為什麼窮...”
聽到這裡,蘇澹激動地站了起來,“依益之所言,這樣就可以對症下藥。某縣產煤,就鼓勵多產煤,以煤稅貼補山多地少。某縣在江河交匯處,朝廷可酌情修建碼頭,成為上下左右地方的運轉樞紐。”
岑國璋眼睛瞪得滾圓,大佬,你是不是穿越的同行啊?只是喪失了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