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黃彥章的雅興(第2/2頁)
章節報錯
範思思聽了一會,突然開口問道:“老爺,那位岑大人在裡面會不會也有手尾?上回聽你說,他跟東海商會的關係好得不了,一起搭夥做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妾身聽人說起過,東海商會,在兩浙、江南和江淮的勢力,可以用無孔不入來形容。”
黃彥章盯著自己的夫人,像在欣賞最美妙的仕女畫,突然展眉笑了。
“老爺,妾身說錯了嗎?”
“我的夫人果真是冰雪聰明啊!”黃彥章只是哈哈一笑,沒有正面回答。
範思思臉色一驚,“老爺,妾身胡亂猜對了?”
黃彥章哈哈一笑,撩起官袍前襟,正要邁步出去。範思思快步走到他跟前,伸手幫他捋了捋歪了的腰帶和綬結,然後站在跟前,瞪著一雙大眼睛看著他。
看著這張欲說還休的俏臉,黃彥章咳嗽一聲,抬頭看了看天,“嗯,天色還早哦。那我就給夫人解說下。”
“謝謝老爺!”範思思臉上笑開了花,款款行了一禮,那雙眼睛彷彿春水氾濫的深潭,看得黃彥章心頭亂跳,凝神沉氣,穩住心神,緩緩說道。
“益之老弟被調去江淮之前,上書要求把在荊楚編練,在黔中打過仗的楚勇調一萬過去。再在江淮和荊楚各招募一萬員楚勇和淮勇。他直言道,運河三十萬漕丁,還有淮東數十萬鹽戶,困窘已久,隨時都可能發生民變。”
“一旦有變會蔓延兩淮諸地,數十萬青壯鼓譟而起。益之說,沒有三萬精兵,他沒有把握彈壓得住。內閣和五軍府知道他說的是實情,準備應允。偏偏李浩為首的詞臣翰林們,上躥下跳地反對。一會說兵乃兇器,用之不吉;一會又說,我朝以仁義澤被天下,對於這些困苦亂民當以安撫為上,少動干戈為妙;一會又說益之老弟不用兩淮數萬精兵雄將,只想著招募私軍,有擁兵自重,不臣之心。”
“這夥子清流過足了嘴癮,皇上不吱聲,內閣和五軍府不敢點頭了,昱明公和益之師徒卻坐蠟了。只調了原來的一萬兵,擴編的事情只完成了一小部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益之老弟再能打,光靠這點兵僅僅只能自保。”
“老爺,江淮一向是我朝出悍兵猛將的地方,聽說有好幾萬兵,岑大人為何不用?”
“那些地方守備兵,包括運河押運兵,鹽丁,緝私巡檢兵,早就爛到骨頭裡去了。裡面不知道多少人被各方勢力給收買了。換誰去做主將,都不敢用。”
“哦,原來如此。”
“現在出了鹽戶殺官亂法之事。你看著吧,今兒早朝,喊打喊殺最兇的那夥人,肯定是天天喊著上天有好生之德,當以仁義治天下,時時疾呼百姓之苦痛哉的那夥人。還有,淮東這回殺官亂法,誰也不知道里面哪股風,哪捆柴是岑益之摻和其中。”
範思思眨巴著眼睛,似乎聽明白了,可好像裡面根本的原因還是沒有摸透。
黃彥章摸了摸她嫩滑的臉蛋,哈哈一笑,徑直上朝去了。
寅時一到,在午門等候上朝的官吏們按照各自衙門排好隊。按照規矩,七品以上京官都有資格上朝,不來者還必須請假。
黃彥章帶著幾位通政司的舍人,在人群裡來回走動,開始收奏本。
按道理,這種十天一次的大朝會,與會人員都有資格上奏章。但四品以上官員,都有各自的渠道給內閣和內廷上摺子,不必擠到這個時候。
所以現在這大朝會,成了四品以下的京官上奏章的機會。不過大朝會時間緊迫,皇上不可能傻坐在那裡等你們一個個奏章,通政司先收走,由他們酌情處理。
收了十幾本,黃彥章抽空匆匆翻了幾頁,多半是展示各自青詞功夫的摺子,水分太多,十有八九要漂沒了。
午門城樓的鼓聲響起,京官們排好隊。都察院的殿中御史們一邊分開,按各衙門開始點名,一邊分在各處看著諸位同僚,就像是站在旁邊的禿鷲。
誰要是有咳嗽、吐痰、行走不正等不端行為,都被這些御史們記下,然後由都察院出文懲戒。
鐘聲響起,午門吱呀一聲,晃晃悠悠地被人推開。
“宣眾臣上朝!”
隨著宦官們一聲接著一聲清脆的呼聲,最先走進去的是內閣閣老,接著是六部部堂、侍郎、都察院大佬...
一群群顏色各異的京官們,臉上滿是麻木的神情,隨著大流,邁著腳步,就像成群結隊遷徙的螃蟹,不急不緩地向裡面走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