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林府公子最跋扈(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說岑大人正在赴任淮安的路上,這幾日就會到江都來。珍二爺和瑜三爺何不多留幾天,等一等岑大人。聽說兩位與岑大人也是有兩年沒見面。舊友故交,相逢於這江湖之上,何等愜意的事。”
吳珍那裡肯輕易如林懷良的願,推脫道:“我們兄弟二人,是奉了府上老太太和老爺託付,前去溧陽祠堂祖墓,拜祭高祖。必須要在高祖誕辰前趕到,時間緊迫,實在不敢耽誤。”
“兄弟我聽說貴高祖的誕辰是下月初七?還有近一個月,來得及。”
“祭祖大事,萬萬馬虎不得。千頭萬緒,都需要我們兄弟兩去操辦。所以我們早早地就從京師裡動身,緊趕慢趕,就是怕誤了事。”
林懷良臉上閃過一絲不快,但很快消失在高深莫測的微笑中。
“珍二爺,還真耽誤不了。過幾天,等與岑大人會過面,我用快船送兩位去溧陽。前些日子,聽說貴府上外管事趙棟樑,拿著公爺的八行書,想討幾份下半年的鹽引?”
“林兄有所不知。我們昌國府,現在就只剩下那副牌子了。這麼多人吃喝拉撒,哪一樣缺得了銀子。所以想著在林兄這裡討幾份鹽引,貼補些家用。”
林懷良揮揮手道:“都是那些養懶了的下人們,捏著公爺的八行書,拖沓了幾天也沒有呈上來。我們跟昌國府是什麼交情?五千引。我做主了,待會回去,我就叫人把鹽引簽發給珍二爺。”
吳珍大喜過望。
本朝鹽政,一引就是一包足有兩百斤的鹽。出鹽場的成本外加鹽稅是四兩銀子左右。要是能賣到湖廣去,刨去轉運成本,五千引能賺一萬兩銀子。嫌麻煩,在江都直接出手,左手接進來右手遞出去,能賺五千兩銀子。
真是個送財童子,隨意一送就是上萬兩銀子。不過吳珍知道,這五千鹽引,對於林家來說,真是九牛一毛。
本朝鹽政,總數分五十綱,合一千萬鹽引。淮鹽佔一半,總數是二十五綱,五百萬鹽引。林家明裡暗裡掌控著三百萬鹽引。所以五千引,算什麼?
“謝過林兄了。那我跟老三就叨擾林兄幾天了。說實話,好久沒見益之兄弟,著實有些想他了。”
吳珍懶得去想到時候能不能約到岑國璋,先把這五千鹽引吃到手再說。
到時候約不到人,他林家還敢找昌國府把這五千鹽引要回去不成?明年?呵呵,大家熬到那個時候再說吧。
看到兩人談得七七八八了,在旁邊早就不耐煩的吳瑜開口問道。
“看史書說,這寶船當年縱橫七海,天下無敵,今日一見,果真如此。”
“瑜三爺說的極對,”林懷良眼珠子一轉,剛才被吳珍戲耍的鬱悶在心裡翻騰,決定要給吳氏兄弟一個好看,讓他們看看林家的威風,一洩鬱恨。
“今日就讓兩位見見這寶船縱橫江海的威風。鍾管事!”
“小的在!”
“看到那艘船沒有?”林懷良指著遠處一艘烏蓬船說道。
那艘船應該是散戶漕船,就是百姓自己出錢置辦的,受僱於某家商號,轉運小數量貨物的普通小船。一般是或父子兄弟或夫妻子女,一家老小上船操持,靠它養活一家子。
“小的看到了。”
“叫舵手對著它衝過去,爺今天要讓貴客開開眼。”
鍾管事嘴巴張了張,最後低頭應道:“遵命!”
那艘烏蓬船應該是夫妻子女在操持著。當家的一邊掌著舵,一邊指揮著兩三個年輕小夥,可能是他的兒子、侄子或女婿,操弄著帆繩,藉著風在運河上穩穩地向南行使著。
船頭有兩個婦人,一個年紀大些,應該是媽媽,一個只不過二十歲,不知是女兒還是兒媳。兩人忙碌著,在嫋嫋煙火中為一家人準備中飯。
還有兩個童子,女童七八歲,男童四五歲,在甲板上追追打打,吵吵鬧鬧。
當家的最先發現不對,他看到寶船徑直撞了過來,連忙轉舵向左,那寶船也跟著向左,擺明了就是要撞翻他們。
背對著寶船的兩位婦人在家人惶恐的提醒中,站起身來,一轉頭看到黑壓壓的大船像大山一樣碾壓過來。
在一片驚恐聲中,那艘烏蓬船就像是被車輪碾過的核桃殼,四分五裂。
寶船緩緩駛過,運河水面上除了漂浮的木板碎片之外,沒有看到活口。林懷良滿懷悲憫地說道:“多給些銀子,我們林家可是積德大善之家。”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