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誰都有心思(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荊楚和江漢丈量土地,試行官紳勳貴同賦稅,更是一招妙招。
首先荊楚跟江漢一樣,沒有什麼勳貴,只有一些官紳世家,相對好對付。不像江南、兩浙那樣,世家勳貴勾連在一起,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勢力翻倍增加,非常難纏。
而且荊楚現在有昱明公和岑益之坐鎮,手裡又練出了上萬楚勇。不要說荊楚境內,就是江漢,誰要是敢跳出來叫不服的,順帶手一塊收拾了,還能做只殺給東南勳貴世家們看的雞。
運河漕運,最大宗的貨物就是漕糧,佔漕運的七八成。現在試行海運,只運銀子和布帛,糧食繼續漕運,等於兩三年裡還給漕丁留口飯吃,他們也不會輕易跳出來鬧事。
等海運試行兩三年,各項舉措都完善,可以大規模運糧食了,昱明公師徒也把思播諸州收拾了。到時把他們連同得勝的楚勇移駐過來,誰想鬧就鬧唄。這個膿包總要擠破,到時候讓昱明公師徒收拾就好了。
到那時,就算兩浙和壽王想鬧事都不怕。昱明公師徒去收拾壽王,再派一員能臣和幾位能打的武將,守住餘杭,堵住天理教亂黨,不讓他們出浙東。等昱明公收拾完壽王,再聯手收拾天理教亂黨。
把壽王、東南的勳貴世家一塊收拾了,皇上就能開創大順朝中興之局,自己等人也就成了中興名臣,彪炳青史。
腦子裡想過這些,覃北斗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皇上,可以撥給楚勇五千枝火槍,五十門六斤火炮,暫且試行。”
正弘帝目光閃爍,神情複雜,覃北斗卻毫不遲疑地說道:“皇上,火槍火炮,國之利器。平定亂事不用,何時用?且運河漕丁有三十萬,又牽連諸多邪教,屆時從亂者不知幾何。用霹靂手段,速加平定,才是上策。早一日平定,我朝國力就少損失一分。”
看到正弘帝意動,覃北斗繼續說道:“皇上,如果朝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漕丁之亂,對東南勳貴世家也是一種威懾!再說了,槍支火炮製造,火藥供給,全在朝廷把控,不用擔心此利器落入不軌之徒的手裡。”
正弘帝點點頭,終於答應道:“五千太多,暫定三千枝。火炮也暫定三十門。再告訴岑益之,此火槍營在荊楚先操練起來,等候時機再用。思播平亂,只可用於震懾,不得輕入黔中。”
“遵旨!”
回到府裡,有些疲憊的洪中貫洗了一把臉,叫人沏了一壺雨前的毛尖茶,自個坐在書房裡,慢慢地覆盤。
這是他的習慣。
每一次重要的事情發生後,他都要獨自一人,把整個過程,所有的細節在腦子裡過一遍,從各方的反應裡窺視他們藏著深處的心思。
東南勳貴世家的陰謀,確實膽大妄為。但洪中貫並不覺得過於驚訝。
敢下賭注博,是那邊的老風格,當年先皇奪嫡時,他們就敢孤注一擲,最後大獲全勝。
只是他不相信勳貴世家能鬧出多大的事來。邪教妖言惑眾,迷惑人心,確實有一套。但是蠱惑煽動百姓們去造反,又是另外一回事。
洪中貫知道,前些年兩浙百姓們過得很苦,尤其先皇縱容東南勳貴世家,強取豪奪,佔盡東南的良田。然後搞什麼改稻為桑,讓成千上萬的百姓們傾家蕩產。
可是自從皇上登基以來,大力推行新政,尤其是對東南百姓,採取種種安撫舉措。鉗制豪門,減免稅賦,從海外採購稻穀,低價出售...
幾年下來,那邊的民生已經恢復部分。洪中貫相信,只要百姓們還有一口飯吃,你說破大天去,也不會有多少人願意拿著閤家性命去造反。
今天大家合計出來的對策,也非常妥當,相信能夠應對這次危機。但洪中貫總是覺得,這裡面哪裡不對。
皇上,覃北斗,東南的勳貴世家,朝中其它各方,甚至連任世恩、杜鳳池的心思,洪中貫都細細地琢磨了一番,還是沒有找到不對勁的地方。
對了,王昱明、岑益之,他們是皇上和朝廷破局的關鍵。但大家都只是把這兩人當成棋子。
棋子?洪中貫端起茶杯,細細地抿了一口。
沒人願意做棋子,因為做棋子無法為自己撈取到最大的好處。王昱明會安心做棋子嗎?或許會。岑益之會安心嗎?
皇上、覃北斗和自己拿他倆做棋子,是覺得他倆不知道其中的內幕,以及通盤的打算,所以甘心被驅使。可是王昱明和岑益之就真得一無所知嗎?
洪中貫陷入到深思之中。
7017k